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吴高鹏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大力实施城市更新,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悟全会精神,树牢“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发展理念,时时上心、处处用心、事事尽心,用“绣花功夫”建好人民城市。
时时上心,于民声民意处“起针”,将“民呼我为”绣入城市发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一座城市的温度从来不是由钢筋水泥、高楼大厦来衡量的,而是由是否能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安危冷暖来衡量的。城市是人民生活的聚集地,也是社情民意的大熔炉。老旧小区里的停车难、下楼难,社区道路的年久失修、道路坑洼易积水,快递外卖小哥的歇歇脚、充充电,便民市场的搬迁与修建,看似一件件小事,却件件通着民意、连着民情,影响着居民对城市生活的直接感知。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民有所呼,我有所为”,时刻将人民群众的忧心事、烦心事、操心事放在心上、扛在肩上,多到背阴胡同看一看,多到问题现场走一走,常态化走访群众,与群众沟通交流、向群众请教学习,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处处用心,于难点痛点处“落线”,将“盘活存量”绣入城市发展。城市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空间,城市发展也需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善于利用城市存量,激活老旧厂房、低效楼宇、闲置商业等存量资源,提高城市运营管理效能,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闲置荒地变身共享菜园,楼边院角建设成社区花园,老旧厂房升级改造为邻里活动中心,从建设更完善的设施,到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如何善用城市存量资源破解治理难点,探索城市内涵式发展“新路子”成为新的课题。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和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勤俭节约,依靠技术赋能、场景重构、科学规划,加强对存量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将“闲余存量”转变为“发展增量”,把存量资源“盘活”在群众心坎上,用好在基层治理难题上。
事事尽心,于共治共享处“穿引”,将“携手共建”绣入城市发展。城市是人集中生活的地方,城市建设与发展不是政府的“独角戏”,而是包括城市居民、企事业单位、外来务工人员等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合奏曲”。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主动向前一步,在老旧小区改造、活动空间营造、社区物业管理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通过搭建便捷化、可参与的机制平台,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建言献策、表达意见,弘扬人民群众“主人翁”精神,增强群众对城市发展的理解和支持。充分关心爱护新就业群体,发挥他们熟门熟路的天然优势,让快递外卖小哥成为城市治理的“流动哨兵”,实现城市与小哥的“双向奔赴”,强化外来人口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凝聚起携手共建城市发展的澎湃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