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姚颖超
当前,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面对各项工作的高标准、严要求、快节奏,党员干部队伍中的“能力赤字”问题逐渐出现,难以适应高质量发展所需。这种“能力赤字”若不重视,将如地基中的蚁穴,悄然侵蚀着事业大厦的稳固根基。然而,识别风险只是第一步,真正的考验在于能否打破惰性、主动破局,将“赤字”压力转化为能力更新的内在动力。
搭起从“学”到“战”的递进式演武场。化解党员干部“能力赤字”风险,组织的系统规划与坚实保障是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要聚焦知识储备更新、业务能力精进、心理素质强化等核心维度,构建系统化的靶向培训体系。要推动从“单向灌输”向“互动研讨”、从“理论讲解”向“案例教学”转变,通过模拟实战、情景推演、结构化研讨等方法,努力将纸面的理论知识,内化为干部们应对复杂局面、破解工作难题的“肌肉记忆”和本能反应。更要敢于把有潜力的干部推到改革发展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去锻炼,让干部在其中经历“学”的沉淀、“练”的淬火与“战”的升华,将潜在的素质能力,兑现为敢于决胜、善于决胜的硬核实战本领。
练好“能干、会干、敢干”的真功夫。破解“能力赤字”的深层密码,绝非简单的知识补充或技能培训,而是一场指向“能力再生”的深刻革命。党员干部要主动将“知识灌输”转向“认知升维”,对自己所处的岗位、所领的职责有清晰的认知,自觉加强对业务的学习,掌握系统思维、复杂性分析等底层方法论,构建起能够穿透迷雾的“思考框架”。要主动将“被动执行”转向“主动创造”,党员干部必须在实践的大熔炉中,主动锻炼自己“不懂就问、不熟就练”的求学精神,练就一身既遵守规则又善于突破的“会闯善闯”能力。更要在政策与规则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于看准了的、有利于发展和民生的事情,要大胆地试、勇敢地闯。
淬炼“向内求”的自我修养源动力。外部的“演武场”已然铺就,但能力的最终跃升与持续续航,唯有激发起强大而持久的内心自觉,才能实现能力的根本性突破与可持续发展。党员干部要常怀“本领恐慌”的危机感,主动走出“舒适区”,拥抱新事物,广泛涉猎各领域知识,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拓宽思维视野。要在工作中主动引入并熟练运用“复盘”这一重要工具,养成定期总结反思的习惯,在成功中萃取经验、在挫折中反思教训。要主动“吾日三省吾身”,勇于“自讨苦吃”,在应对复杂局面、处理急难险重任务中磨砺心性、锤炼意志、强壮筋骨。以自我革命精神,持续内在修炼,以过硬本领扛起改革发展稳定重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