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中国华电集团高级培训中心有限公司党委
“要深化教学改革,突出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履职能力培训,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校(行政学院)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创新方法载体,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提质增效”是《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的明确要求。中共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党校(以下简称“华电党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国党校(行政学院)工作会议精神,持续优化和创新党性教育方式方法,不断提升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激发党员干部生机活力,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铸魂赋能、凝聚力量。
强化数智赋能,创新党性教育实践体系
华电集团现有员工10余万名,其中党员4万余名,分布在1000余家直属单位及基层企业党支部,具有党员分布广、相对分散等突出特点。作为华电集团教育培训干部和党员的主渠道,华电党校大力开展数智化建设,用好信息化手段,注重统筹谋划、整合资源,推动好课程、好资源直达基层党组织。
打造红色课程,让集团内部红色基因可感可学。充分用好用活公司系统红色资源,将2家国家工业遗产、5家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6家中央企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红色资源”,转化为党员教育培训“红色教材”,创新打造“传承国企红色基因 模范践行奋进文化”党性教育课程。在集团公司党建工作部带领下,先后会同石龙坝电厂、佳木斯电厂等6家红色资源所在单位,开发了6期党性教育直播课程。利用集团网站、“中国华电”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实现多平台联动传播,最大化扩大宣贯学习覆盖面,形成“线上学习+资源共享+全网传播”的立体化教育格局。
做好内外联动,打造沉浸式党性教育课程。华电党校积极加强与外部红色教育基地的合作,与焦裕禄干部学院精心打造“做焦裕禄式好干部”“做焦裕禄式最美奋斗者”专题教学,引入《您好,焦裕禄》《传承——做焦裕禄式最美奋斗者》沉浸式党性教育课程,通过场景还原和角色扮演,让学员身临其境地感悟焦裕禄精神。同时,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扩大教育覆盖面,通过高清直播将课程内容实时传输至集团公司各级党组织,实现4万余名党员同步在线学习、互动交流。邀请江西方志敏干部学院团队到校,采用“访谈+授课”方式,让英雄事迹真正“走进”课堂、“住进”学员心田。这种创新的教育形式突破了时空限制,激发了党员的参与热情,让党性教育“活”起来、“实”起来,使榜样精神能够入脑入心,激励广大党员在工作中奋勇前行。
强化数智赋能,构建全域覆盖的线上教育矩阵。华电党校依托“华电e学”平台,深度参与“PC端+移动APP+微信端”三端一体学习平台建设,开发线上办班、学员管理、在线考试、培训评估、培训档案、在线直播六大功能,重点打造党性教育线上学习场景,构建党员干部“指尖上的学习阵地”,实现“随时可学、随地能学”。在“七一”“十一”和“九三”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华电e学”平台组织全系统党员干部集中观看党性教育直播课程,同步设置课程回放功能,截至目前,公司系统累计学习观看次数达6万人次。直播与回放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有效解决线下培训有时存在的“覆盖盲区”问题, 满足了党员干部“反复学、深入学”的自主学习需求。
加强体系建设,完善党性教育长效机制。在课程建设上,制定党性教育课程开发方案,将“传承国企红色基因 模范践行奋进文化”党性教育系列课程作为党员干部培训的“必修课”,纳入集团党员、干部培训内容;在教材开发上,以现有《党性教育直播课程讲解词汇编》为基础,启动“党性教育配套教材”编写工作,计划围绕集团红色历史、先进典型事迹、国企党建实践等主题编写配套教材,为党校教学、基层党组织学习提供标准化材料;在考核评估上,建立“学习效果评估机制”,并通过“理论测试+学习心得+党性分析”的方式,综合评价学员学习成效,将学员党性教育学习情况纳入培训档案。
凝练经验启示,探索新时代党性教育新路径
坚持“党校姓党”,把准党性教育政治方向。党性教育是党校(行政学院)教学的主要内容。党校要始终将党性教育贯穿学员管理全过程,突出党性教育的主业主课地位,坚持不懈抓好理想信念、党的宗旨、“四史”、革命传统、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党风廉政等教育,把党章和党规党纪学习教育作为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坚持“守正创新”,激活党性教育内生动力。在坚守党性教育政治性、思想性的基础上,必须创新方式方法以适应新时代党员干部教育需求。党校开展党性教育,应立足自身职能与企业实际,既要传承“专题授课、集体研讨”等传统形式,又要积极运用数智化技术、沉浸式体验等新方式,打造“红色+数智+互动”的党性教育新模式,避免“形式化”“走过场”。
坚持“需求导向”,实现党性教育精准滴灌。党员干部群体的差异性决定了党性教育不能“一刀切”。党校开展党性教育,应加强需求调研,建立“共性+个性”的课程体系,既满足全体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需求,又结合不同岗位、不同层级党员干部的特点设计专属内容,让教育真正“解渴管用”。
坚持“长效建设”,筑牢党性教育保障基础。党性教育不是“一阵风”,而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制度机制的持续保障。未来,华电党校要继续深入落实《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要求,进一步强化政治引领、深化数智赋能、突出精准施教,不断提升党性教育质量与水平,为集团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清洁低碳能源企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贡献党校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