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党建频道> 党建动态 > 正文

心贴心做好群众工作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2025-11-06 13:26

作者:孙现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扑下身子深入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做好群众工作,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永远做人民公仆。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也是克服艰难险阻、化险为夷,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和优良传统。反之,脱离群众,是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必须提高警惕。能否做到密切联系群众,树立群众观念,关键要看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是深入群众之中,还是站在群众之上。1922年,党的二大通过的《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就强调“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之中和之上,看似一字之别,实质迥异,两者心态不一样,作风和结果也大不相同。

扑下身子、深入群众,就是以服务的心态和姿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甘当人民的“小学生”“勤务员”。党的十八大后制定的第一部重要党内法规——中央八项规定,专门强调“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众座谈”。站在群众之上,心态就明显高于群众,说话盛气凌人,办事唯我独尊,一切都是“我说了算”,甚至把自己当成“官老爷”。至于群众满不满意、办事科不科学、能不能解决急难愁盼问题,都不重要。现实生活中,有的领导干部衙门作风、特权思想严重,下基层、搞调研高高在上,不愿意和群众同坐一条凳子,听不进群众讲的真话,忘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结果动静很大,问题没解决几个,让群众反感。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心实意当“老百姓的官”。“时代楷模”廖俊波,车上随时备着衣服、雨伞、被子等“四件套”,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被誉为“他是我老大哥,是和我们农民坐在一条板凳上的人”。优秀纪检干部李夏,为了和老百姓融在一起,专门学会了口音浓重的绩溪方言;为了随时让群众找到自己,他把手机号码贴在群众家里。直到今天,当地老百姓还会含着眼泪回忆:“有事找李夏。”河南周口“蹭饭书记”董桂林,时时和老百姓打成一片,处处想着老百姓的烦心事、挠头事,受到老百姓信赖和欢迎。

你离群众有多近,群众和你有多亲。抗日战争时期,我们的军队和人民是鱼水关系。正是有了人民的“水”,军队才一次次打败凶残的日寇,取得抗战的最终胜利。在奋进新时代的征程中,同样需要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亿万人民攻坚克难的磅礴伟力。人民群众的感情最朴实,眼睛也最明亮。如果感情上疏远群众、工作上脱离群众,在群众面前只走形式、只图虚名,不顾民意、不解民难,就听不到真话、摸不到实情,久而久之党群、干群之间就会形成一堵高墙,党的根基就会不稳固。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为民情怀,关键就是要真正带着感情,深入群众之中,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多拜群众为师,多听群众说话,从群众实践中汲取养分和力量,切实以爱民之心、为民之举,在“只见公仆不见官”的良好氛围中,担好使命、守好初心。(孙现富)

[ 责编:罗之颖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提高粮食生产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 如何理解货币政策的“适度宽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优化营商环境不仅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根本举措,更是打通文旅消费堵点、提升消费质量、激发消费潜能的“金钥匙”。
2025-11-05 10:52
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秉持初心使命,在宏伟蓝图指引下不断增强国家实力、丰富国际理念、落实行动计划,以中国式现代化开辟民族复兴新境界,铸就了中国国际地位历史性提升的坚实根基。
2025-10-31 09:42
上合组织必须坚持求同存异、互利共赢、开放包容、公平正义、务实高效五项原则,这是对“上海精神”的治理化表达,是将价值共识转化为可操作准则的关键一步。
2025-09-03 15:23
二十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顺应了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待,打通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换的堵点,引领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
2025-08-15 15:58
面对“内卷”困局,平台经济已经走到了必须转型的十字路口,而转型的主题词应该是“创新”和“价值”,它们是平台企业突破自身发展瓶颈的自救之路,更是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
2025-08-05 14:49
值此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回溯党的来时路,展望党的新征程,我们需要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25-07-02 09:25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