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张卫波
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医生,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为了支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他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后因伤口感染而病逝于河北省唐县。他去世后不久,毛泽东写了《纪念白求恩》一文,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回顾历史,白求恩对中国抗战的贡献,不仅在于救治伤员、筹建模范医院、编写医学教材等,而且还通过通信和投稿等形式,向世界客观地介绍中国共产党。“共产党是统一战线的真正领导者”等,白求恩这些切身感受与评价,让国际社会对中国共产党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
中国共产党和延安是中国的希望和未来
白求恩1890年3月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1936年11月至1937年5月,他曾积极投身于西班牙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为支援中国抗战,1938年1月,他率领加拿大美国医疗队奔赴中国,并于3月底辗转到达延安。
在此之前,白求恩虽然通过阅读斯诺、史沫特莱等人的相关书籍对延安有了初步了解,但是当他真来到延安时,这里的一切让他深受感动。他发现,尽管延安是中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但是成千上万的学生却将这里视为理想中的“圣地麦加”。“在这里,无论地位高低,人人都是平等相待,人们都有一种勤奋向上的精神,相处非常友好”,到处充满着朝气和活力。
在延安期间,白求恩对抗日军政大学产生浓厚兴趣。他在《号角日报》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写道,抗大是“世界上最独特的大学”:抗大的学生来自中国的各个阶层、各种不同的职业和行业,“有的来自百万富翁的豪宅,有的来自幽居高墙之内的著名学府,有的来自广东的贫民窟,有的来自北方风沙肆虐的沙漠,还有的来自山东的战壕”。而且,抗大的教学方法十分注重实践,要求“每一门教授的课程,每一种新知识只有经过检验、证明和评价,才能作为真理而接受下来”,强调“理论不能与实际脱节”。对于抗大学生身上所体现的乐观主义精神和爱国热情,他尤其感动,认为“这里学生们脸上都是幸福和快乐。他们就是中国的希望”“为了拯救中国,他们甘愿献出宝贵的生命”。
让白求恩终生难忘的是,毛泽东在延安专门接见了他。据白求恩的随行护士琼·尤恩回忆,毛泽东和白求恩握手之后,“互相对视了一会儿,然后像兄弟似的拥抱”。当白求恩把加拿大共产党员的证书交给毛泽东时,毛泽东接过党证,并郑重地说道:“我们将把你的组织关系转到中国共产党,你就是我们中的一员了!”在交谈中,白求恩被中国共产党的成就和毛泽东的人格深深打动。他在日记中写道,现在明白了,为什么毛泽东感染着每一个和他见面的人,“这是一个巨人!他是我们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感动之余,白求恩对毛泽东的讲话和著作进行了认真学习,并在思想深处表示认同。因深受毛泽东《论持久战》影响,他在致友人信中多次强调:“我们要持久战,而且在日军被赶出中国之前决不言和”“日本决不可能征服中国”。
在延安的所见所闻,对白求恩触动很大。他坚信,中国共产党和延安是中国的希望和未来,认为“延安是未来中国的缩影,年轻而热切,勇敢而活泼”。
共产党是统一战线的真正领导者
在延安期间,白求恩多次提出要去前线工作,毛泽东和军委总卫生部最终同意了他的请求。1938年6月,白求恩带领加拿大美国医疗队到达晋察冀边区。在抗日前线,白求恩夜以继日地工作,救治了大批伤员。
通过与当地军民的接触,白求恩发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政治影响十分强大”,是“抗日运动、土改运动及工会的领导者”。在晋察冀边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地位和作用,让白求恩印象十分深刻。白求恩认为,自建党之日起,“中国共产党一直为了中国的独立而奋斗”。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为了团结更多人参加抗战,“共产党以所有进步人士联合的统一战线政策取代了以前的政策”。在他看来,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是“唯一有可能将中国从敌人手中拯救出来的纲领”,中国共产党是“统一战线的真正领导者”。
更让白求恩敬佩不已的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主根据地能够以身作则践行“三三制”原则。他认为,“八路军与共产党在这一地区的力量十分强大,如果她想建立一个苏维埃政权是相当容易的事,但是她没有这么做。相反,八路军和共产党坚持在此建立统一战线政府,在总共9名政府成员中,只有2名是共产党员”。在他看来,“三三制”原则的实行,非但没有削弱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反而团结了更多的人,使共产党成为群众的楷模和主心骨。在晋察冀边区,白求恩看到了“新民主共和国的曙光”。
八路军是一支真正的人民军队
在抗日民主根据地,白求恩还对八路军及敌后游击战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当得知八路军在平型关大捷中歼灭了大量日军时,他欣喜地说道:“它将作为中国走向最终胜利的一个转折点,载入抗日战争的史册。”他对八路军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认可:“八路军无论走到哪里,都在群众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一支真正的‘人民军队’,几乎全部都由农民和工人组成,他们的军队同人民永不分离。”
在晋察冀边区,他发现游击队的作用非常重要,“他们一刻不停息地活动,牵制了大量敌军”。通过观察,他注意到,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领导了游击战争”,特别是在领导游击战争的过程中,“八路军不仅把红军在与国民党斗争的十年中的制胜策略教给游击队员,更重要的是,也向他们传授一些政治理论”。鉴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游击战有力牵制和打击了日军,他断言:“游击战是这场战争的基础,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期间,白求恩与中国人民结下了深厚情谊,同时他被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和品格深深打动,认为“他们温和、镇定、智慧、坚韧,具有不可动摇的乐观主义,对人民和蔼对敌人冷酷,对人民充满爱心对敌人充满仇恨,无私、坚决、爱憎分明”。这使他对中国共产党人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认同感。他曾致信友人:“他们正在进行一项伟大的事业,理应得到帮助。我还要待在这里。”他还说道:“同他们一起工作,对我而言是一笔宝贵的财富。”1939年11月,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在写给聂荣臻的信中仍然表示:“最近两年是我生平中最愉快、最有意义的时日!”(张卫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