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于乐
近日,中组部召开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提出,要聚焦严密党的组织体系抓重点、破难点,组织实施新兴领域党建攻坚。据统计,我国新就业群体规模已突破8400万人,但在组织覆盖、服务供给、资源整合等方面仍存在短板:党组织建设跟不上业态创新速度,传统服务模式抓不住群体真实需求,分散资源形不成协同治理合力。破解这些难题,需以系统性思维推动组织重构、服务升级、资源聚合,真正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有效覆盖”。
破解组织覆盖碎片化难题,构建动态延伸的党建网络。新兴领域组织形态松散、人员流动频繁,传统“单位制”党建存在盲区。快递网点、直播基地等新业态中,部分从业人员未纳入组织体系,党组织存在“建了散、散了建”的现象。破解这一难题,需从空间覆盖、动态管理、制度保障三个层面协同发力。在空间维度创新组织架构,在商业街区、产业园区设立区域党委,推行“行业党委+功能支部”模式,将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在管理维度强化动态覆盖,依托党员E先锋系统,建立入职排查、季度更新机制,通过“楼宇党小组”实现灵活覆盖;在制度维度压实主体责任,将新兴领域党建纳入领导干部考核指标,选拔培养专职党建指导员队伍,确保组织建设“不留白”。
破解服务供给形式化难题,打造精准触达的需求闭环。有个别的新就业群体反映服务项目与需求错位,职业伤害保障、技能培训等核心诉求得不到有效响应,党建服务存在“供需两张皮”。破解这种困局应抓住三个关键点:建立精准识别机制,运用大数据绘制“需求热力图”,开通服务专线,搭建“诉求直通车”平台,实现需求收集动态化;构建分层服务体系,制定基础保障、个性服务、发展赋能三级清单,既解决充电休憩等急难问题,又提供法律援助、学历提升等成长支持;完善效果评估制度,引入服务对象打分、第三方测评等多元评价,建立“问题发现—服务改进—质量提升”闭环。
破解资源整合低效化难题,搭建协同共治的生态平台。有的新兴企业存在政策获取难、资源对接慢等问题,政府、企业、社会力量“各自为战”,资源碎片化制约治理效能。破解这些瓶颈,需构建资源整合中枢,打通条块分割的体制机制障碍。实体平台强整合,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等平台,整合企业技术、社会组织等资源,形成“资源超市”供给模式;数字赋能提效率,开发“党建云图”管理系统,通过智能匹配实现需求与资源精准对接,建立项目认领、过程跟踪、效果评估全链条机制;激励机制增活力,推行服务积分兑换、治理贡献表彰等制度,引导新兴群体从“治理对象”转变为“共建力量”。
新兴领域党建不是简单的组织延伸,而是治理体系的重构升级。当动态覆盖的组织网络消除盲区、精准闭环的服务体系温暖人心、协同共享的资源平台激活效能,党建工作才能转化为看得见的生产力。(作者: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