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柳千训(北京市委党校第68期中青1班学员)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要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善于保护、发掘、利用中华文化遗产。长城是我国现存体量最大、分布最广的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而且是长城沿线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文化资源。2024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的乡亲们回信中指出,“这些年你们自发守护长城、传承长城文化,并依托长城资源走上了致富路,我很高兴。”这肯定了依托长城资源推进乡村振兴的做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进一步做好长城文化价值发掘和文物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弘扬民族精神,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长城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长城文字、散落在民间的长城故事都活起来,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文化资源和精神力量。
坚持以长城保护拉动乡村建设升级,建设和美乡村
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长城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保护好、传承好长城文化遗产,是我们共同的责任。长城沿线众多乡村,因长城而生、依长城而存,保护长城与乡村建设紧密相连,相互促进。长城沿线地区应统筹长城保护和乡村建设,以长城保护促进乡村建设提质升级,建设和美乡村。
以长城保护提高乡村规划水平。长城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保护长城、守护长城安全是第一要务。在做乡村规划时,要把长城这一珍贵文化遗产作为核心考量因素。以长城资源为依托,合理规划乡村的空间布局,避免因盲目无序开发对长城风貌及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通过划定长城保护缓冲区,明确乡村建设边界,使新建建筑与长城景观风貌相协调,形成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乡村空间形态,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现代乡村,坚决避免拆城墙建新房、把真古董拆了建假古迹。
以长城保护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长城保护工作的推进,带动了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全面升级。在保护长城的过程中,要分类保护乡村、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大力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在保护长城、服务游客的过程中,改善乡村的交通设施、水电通信设,这既利于长城保护、长城资源的利用,也便利了村民生活,有效提升乡村生活品质。
以长城保护促进乡村环境治理。长城保护对乡村环境治理提出更高要求,也带来全新契机。长城作为世界级文化遗产,其周边环境质量直接影响其文化价值与旅游吸引力。乡村以此为契机,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植树造林、绿化美化等行动,提升乡村绿化率,打造优美的乡村景观环境,让长城在绿水青山环绕中更显壮美,也让乡村成为宜居宜游的生态家园。
坚持以长城资源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建设活力乡村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长城沿线有独特的地理风貌、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多样的人文资源,具备农文旅体融合发展的独特优势,用好长城金字招牌,推动长城资源和农文旅体融合,激发乡村发展活力,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发展长城生态农业。长城沿线地区生态环境优美,具备发展生态农业的良好条件。各地应结合长城资源,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农业,打造绿色农产品品牌。用好用活长城品牌,通过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全环节增值,做足做活“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畜头肉尾”文章,不断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发展长城文旅产业。依托长城资源和乡村特色发展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好做法。长城沿线地区应深入挖掘长城文化元素,结合地区的资源特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长城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开发具有创意和文化内涵的长城文旅产品,坚持以充分展示不同地区的长城风貌和长城文化,讲好不同时代的长城历史和长城故事,满足游客对长城文化的不同需求,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旅品牌。如长城演艺、长城音乐、长城情景剧、夜长城等。
发展长城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朝阳产业,具有创新性强、附加价值高的特点。长城沿线地区应鼓励和支持文化创意企业和人才,深入挖掘长城文化元素,结合乡村资源和习俗,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如“长城民宿”“长城民俗”“长城年俗”“长城研学”“长城礼物”等。
发展长城体育赛事。体育赛事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关注体育赛事、参与体育赛事已成为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体育+旅游”获得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长城沿线地区可以利用长城的独特地势和乡村广阔空间,大力发展户外体育赛事。通过完善基础设施、举办体育赛事、发展赛事经济、培育赛事品牌,以体育赛事与文化、旅游等旅游融合,把体育赛事的“流量”转变为经济发展的“增量”。如在长城周边发展徒步、攀岩、马拉松、越野、体能挑战等户外体育赛事。
坚持以长城文化带动乡村文化振兴,建设和谐乡村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要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真正实现乡村振兴,必须要实现乡村文化振兴。长城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源泉。
用力研究长城历史,厚植乡村文化底蕴。长城历史悠久、文脉绵长,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有力见证。长城沿线地区应组织专家学者,深入研究本地区的长城历史渊源、发展脉络,深入挖掘本地区长城背后的历史故事、传说和民俗文化,不断丰富地区的长城文化内涵,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增强乡村文化的历史厚度,增加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历史自信。
用心传承长城精神,激发乡村振兴斗志。长城沿线地区应大力传承弘扬长城精神,把长城精神融入到乡村文化建设中,通过专家讲学、文艺活动、展览展示等方式,让村民深入了解长城精神,内化长城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全力推动乡村振兴的自觉。
用情讲好长城故事,凝聚乡村振兴合力。长城沿线地区应积极创新长城故事表达形式,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新媒体平台,将长城故事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大众,让人们在感受长城魅力的同时,领悟长城背后的精神力量,凝聚起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