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筑牢国家安全的钢铁长城
首页> 党建频道> 评论解读 > 正文

筑牢国家安全的钢铁长城

来源:求是网2025-04-16 16:18

  今年4月15日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国安号”宣传大篷车开进新疆伊尔克什坦口岸,送上总体国家安全观主题移动展;“国家安全海岛行”活动走进海南三沙永兴岛,干警一笔一画描红祖国界碑;丰富多彩的线下展览、论坛、现场宣讲,形式多样的线上短视频、微动漫、网络直播……连日来,各地各部门围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实十周年”的主题,结合实际举办多姿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

  国以安为兴,安全是国家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把国家安全作为“头等大事”,强调构建大安全格局,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对国家安全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把我们党对国家安全的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和境界。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在纷繁复杂的国际乱象和快速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中,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确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得到全面维护,成功续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从今年春节外国游客“过境免签”来华体验中国年,到近日美国网红博主无滤镜直播中国旅游,许多海外网友感慨,中国真的太安全了!

  民以安为乐,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安全祥和的节日,人潮熙攘的假期,家家户户的和美,老老少少的笑容,一个个幸福瞬间、一幅幅温馨画面,是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的写照,是平安中国建设迈上新台阶的缩影。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2016年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以设立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契机,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全面实施国家安全法,深入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这些年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人心,“国家安全、人人有责”在广大群众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有渔民捕捞到奇怪装置后第一时间报告当地国家安全部门,协助破获境外间谍装置;有市民举报传播邪教言论的网约车司机,主动尽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有村干部发现并及时报告窥探部队驻地的可疑人员,时刻绷紧安全弦;有“朝阳群众”、“杭州义警”、“苏州蓝盾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品牌不断涌现,积极参与平安建设……如今,国家安全的人民防线牢牢筑起,护航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外部环境变乱交织。个别国家奉行保护主义、搞零和博弈威胁国际经济秩序,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经济霸凌行径甚嚣尘上。同时,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面临的国家安全问题复杂程度、艰巨程度明显加大。越是在这种时刻,越要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和超大市场规模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迈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必然要承受其他国家都不曾遇到的各种压力和严峻挑战。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更需要增强忧患意识,坚持敢斗善斗,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历史和现实证明,施压和威胁绝不是同中国打交道的正确方式,任何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对中国都是根本行不通的。中国人民从不惹事,更不怕事,任何极限施压、威胁讹诈,都无法撼动14亿多中国人民的众志成城。党和政府绝不会坐视中国人民的正当权益被剥夺,必将采取有力措施,坚决顶住和反击外部极端打压遏制,坚定捍卫国家核心利益。我们从来都是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有底气、有信心应对各种冲击,有韧性、有能力应对各种挑战。

  安全是根基,稳定是前提。只有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抓好一地一域一业的安全,及时有效解决一个个安全问题,增强发展的安全性、稳定性,才能不断提高我国在各种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中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国家安全是最基本的公共产品,每个人都能享受国家安全的红利,每个人也都有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都是国家安全的一道防线。筑牢人民安全基石,凝聚力量、同心共筑维护国家安全的钢铁长城,我们一定能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确保胜利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求是网评论员)

[ 责编:赵宇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提高粮食生产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 如何理解货币政策的“适度宽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