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党组织扎根院落 治理网覆盖村庄
首页> 党建频道> 党建动态 > 正文

党组织扎根院落 治理网覆盖村庄

来源:农民日报2025-04-11 10:20

  在兼具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特征的重庆,乡村治理曾面临居住分散治理难、“空心化”导致参与弱、事务庞杂效率低三大痛点。近年来,重庆市创新推行“院落微治理”机制,犹如疏通脉络的银针,精准激活乡村治理“神经末梢”。该模式不仅入选第五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更被纳入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乡村振兴专题教学案例库。

  记者近日走访垫江、巴南、荣昌等试点区县发现,这一机制通过将治理单元下沉至自然院落,为破解丘陵山区乡村治理难题提供了“重庆方案”。2024年,“院落微治理”机制日均处理事务超2000件,群众满意度达98.7%。

  党建引领,将治理“触角”延伸至院落

  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是由两个村合并而来的,人员结构复杂,矛盾纠纷频发。村党总支书记章开明无奈地说:“我们村干部都想为村民解决问题,可人手少、年龄大,很多事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为解决上述问题,毕桥村以党建为引领,探索基层矛盾纠纷处理机制。村党总支下设5个党支部,党支部又细分出12个功能型党小组,涵盖乡村治理、乡风文明、社会治安等领域。这些党小组吸纳老党员、退役军人等人员,有效充实了治理力量。

  老党员黄正华以前担任过多年的村干部,在村里威望高,调解经验丰富。2019年,在村党总支的邀请下,他在乡村治理党小组担任组长,并在自家院坝成立“老黄说理堂”。“村里的矛盾大多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村民有时候就是爱面子,互不相让,矛盾就容易升级。”黄正华说,“调解的时候,关键是打好感情、乡情、亲情这‘三张牌’。”

  三年后,侄子黄练接过了黄正华的“接力棒”,继续在“老黄说理堂”为村民调解矛盾纠纷。有一次,村民蒋克荣和儿媳张英闹矛盾。黄练先把张英拉到一旁耐心劝道:“人都会变老,你以后也需要儿女照顾,要是你的儿女看你现在不管老人,以后也不管你,你该怎么办?”张英听后面红耳赤低头不语。接着,黄练又对蒋克荣说:“您也年轻过,也和父母吵过架,现在老了要改改脾气了,和晚辈好好相处。”一番话下来,成功化解了这场婆媳矛盾。

  重庆有9000多个村落、7万余个村民小组,乡村常住人口超过900万。为提升乡村治理效率,重庆深入推进“党建扎桩·治理结网”党建统领基层治理现代化改革,让基层党组织扎根院落,让治理网络覆盖村民,为乡村治理筑牢了根基。

  村民自治,自己的事自己商量着办

  近日,在巴南区麻柳嘴镇平桥村的张家湾“巴适小院”内,举行了一场热闹非凡的积分礼品兑换活动。村民们凭借参与垃圾分类、打扫公共卫生等活动获得的积分,兑换洗衣粉、大米等生活用品。村民肖复金高兴地说:“积分不仅能换东西,更是一种荣誉,现在大家参与村里事务可积极了。”

  肖复金还替不在家的堂弟肖孙兑换了生活用品。放在过去,两家的关系可没有这般融洽,还曾经因为一场纠纷闹得不可开交。2023年6月,一场大雨冲垮了他们两家房屋中间的废弃猪圈,泥沙堵住了房屋后檐沟。肖孙气冲冲地跑到肖复金家说:“猪圈是你在管,现在垮了堵住我家排水管道,你得负责清掏!”肖复金坚称猪圈与他无关,双方为此大吵起来,最后来到“巴适小院”议事亭理论。

  议事亭是平桥村打造张家湾“巴适小院”后设立的村民议事协商平台。近年来,巴南区启动“巴适小院”创建工作,细化治理网格,缩小服务半径,引导群众参与乡村治理,平桥村便是试点之一。

  张家湾“巴适小院”院长余元珍赶忙过来调解。她先安抚两人情绪:“大家都是邻里兄弟,要讲道理,不吵架、不扯皮。”两人逐渐冷静下来,道出了事情缘由。原来,猪圈是肖复金大哥肖复明的,他搬走后,肖孙误以为是肖复金在管理。

  真相大白后,余元珍劝两人各退一步,并召集村民帮忙清掏后檐沟。最终,兄弟俩握手言和。平桥村党支部书记周荣玲感慨道:“以前村民扯皮都找政府,现在有了小院议事亭,自己就能解决问题,真正实现了村民自治。”

  为激发群众自治动力,重庆市创新建立“三事分办”治理机制,即大事政府牵头办、小事村组协商共办、私事引导群众自办。同时,各村设立群众议事厅(亭)、百姓说事点,推行清单制、积分制、院落制等治理方式,让村民充分参与乡村事务管理,做到小事不出院落、大事不出村。截至目前,全市行政村积分制运用覆盖率超过90%。

  数字赋能,乡村治理搭上科技快车

  在荣昌区直升镇万宝村的椒香小院,村民刘眼国熟练地用手机扫描墙上的二维码,向保洁员发送清理垃圾箱的提醒。“垃圾箱满了,用小程序一键上报,马上就有人来处理,现在太方便了。”刘眼国对村里的数字乡村治理平台——“小院家”赞誉有加。

  2023年7月,万宝村“小院家”小程序上线,设有爱环境、找活干、帮我卖、换积分等多个版块。村民不仅能便捷参与公共事务管理,还能通过平台卖农产品、找工作。万宝村党总支副书记高美介绍:“村民上传垃圾箱满了的照片后,就会有专人前来打扫,完成任务可获得积分,积分能在平台或‘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用品。”

  “小院家”小程序还可以发布各类活动信息,“村庄清洁日”“志愿助农忙”等活动也通过“小院家”小程序进行宣传,参与村民都能获得积分。村里还会根据积分排名情况公布积分榜。

  近年来,重庆各地打造“小院家”“巴小智”“爱大足”等乡村智治应用场景,用数字化为乡村治理赋能,实现数字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提升了乡村治理的效能和水平。

  西南大学国家治理学院教授、重庆市基层治理共同体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斌表示,重庆的乡村具有小聚居、大分散和“空心化”等特点,面临治理资源不足与自治能力不均衡的挑战,“院落微治理”机制以党建为引领、以自治为核心、以智治为支撑,有效破解了丘陵山区乡村治理难题。(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邓俐)

[ 责编:赵宇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提高粮食生产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 如何理解货币政策的“适度宽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