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张玉泽
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这一重要论述为民营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党建工作赋能民营企业提供了根本遵循。如今在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民营企业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从“跟随发展”到“领跑创新”的转型,背后蕴含着将党建赋能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生动实践。
守道路之正,以“党建红”点亮“行业红”。民营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正确的政治方向引领。当前,民营企业面广量大、业态新式,行业渗透之深从统产业拓展到新兴领域,它们已经成为经济肌体的“毛细血管”,承担着繁荣内需市场、扩大社会就业重要使命,扮演着技术创新攻坚者、社会价值共创者等多重角色,其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历史实践表明,党建引领、红色动能是各行业发展的组织保障。党建工作通过强化方向引领,在“红色引擎”赋能民营企业创新发展下,助推民营企业发展把准“航向”,得以将“国之大者”转化为“企之要务”,既释放了技术潜能,又守住了发展底线,确保发展方向始终与党和国家同频共振。
创谋事之新,以“党建强”带动“发展强”。党建有活力,发展添动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是激发民营企业活力的关键。近年来,全国各地通过建立产业园区联合党支部、产业链党建联盟等创新形式,党组织将分散的资源转化为协同发展的合力,取得积极成效。而其中创新党建思维是不可或缺重要因素,例如创新党建+文创文旅、党建+互联网等模式,融入到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和企业文化、营销等各个环节。这也启示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坚持守正道的基础上,勇于创新突破,积极为民营企业发展解难题出新招。反之亦然,守正者若不创新,则容易成为守成,局限党员干部创业干事的思维,影响到为民营企业发展服务的质量。
谋全局之业,以“党建链”赋能“经济链”。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新时代以来,政务服务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不用跑”、民营企业从“被动适应政策”转向“主动融入大局”,民营经济环境更加优化,发展更具韧性、更富活力。当前,在中国式现代化理念指引下,宇树科技、深度求索等广大民营企业迅速迸发,中国民营经济逐步突破“广而不精”的发展瓶颈,也更燃起“追风赶月莫停留”的奋斗力量。在新的征程上,需要持续深化党建赋能,将党建工作始终贯穿民营企业发展的全链条。同时要弘扬企业家精神。面向未来,广大民营企业家应坚定服务国家战略的担当,拓宽企业自身的成长空间和社会价值,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民企智慧与力量。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在这个大有可为的新时代里,广大党员干部要砥砺道不变、志不改的强大定力,善用精神“鼓劲”、党建“赋能”、政策“撑腰”,助力更多民营企业家勇于在创新攻坚道路上“登台亮相”,让更多民企在蹄疾步稳的发展中“再攀高峰”,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续篇与时代新篇。(张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