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如何使理论深入人心?如何用故事增进认同?中南大学“小马言马”青年宣讲团给出了这样的答案。2025年1月至2月,为响应2025年全国大学生“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中南大学“小马言马”青年宣讲团精心打磨基层故事,集结26支团队、102名青年宣讲员,赴12个省份开展近百场宣讲活动,讲“地方话”,讲“家常话”,用“小故事”传递“大思政”。
新疆·中学:洱海清波润天山
1月19日,2024级学生艾迪娅·玉素甫江携手队员贾鸿宇、张欣若前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镇江高级中学。他们以生动的口吻讲述了洱海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以及流域转型发展的故事,深深触动了在座的学子。同学们深刻领悟到:“只有每个人都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河南·企业:星河璀璨映中原
1月23日,2024级硕士研究生徐培宁围绕“科技强国”主题,前往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宣讲。她分享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黄伯云带领团队研发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助力C919大客机研发制造的故事。从团队日夜攻坚,到突破技术封锁,研发故事背后的科技力量和精神,引发了听众浓厚兴趣,大家积极互动,探讨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影响。通过此次宣讲活动,徐培宁收获颇多:“每一次讲述都是一次双向的成长,当看到台下观众专注的眼神和思考的样子,我更加坚信有感染力的故事是连接知识和大众最生动的桥梁。”
宁夏·文化宫:红星照耀六盘山
1月24日,2024级硕士研究生田一茜前往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青少年文化宫,向青少年朋友们讲述了石光银老人四十年如一日,在沙海中奋斗,筑起绿色长城的治沙故事。田一茜呼吁孩子们要爱护环境,珍惜来之不易的绿水青山。在宣讲过程中,她通过互动的方式与孩子们积极交流,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与理解,并引导他们深入体悟故事背后的精神内涵,从而激发孩子们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湖南·社区:红色种子播心田
2月8日,2024级本科生侯琦英与团队成员潘帅颖、郑卓、杨楚钰一同深入长沙市岳麓区麓谷街道新枫社区。他们以“红色传承,童梦同行”为主题,将红军与群众间“半条被子”的深厚情谊与长沙临大晨呼队的革命精神,通过生动的宣讲、互动游戏以及内容丰富的绘本故事,生动地展现在孩子们面前。在活动现场,孩子们认真聆听,积极参与讨论。这场寓教于乐的红色文化活动,为新枫社区带来了新的红色文化活力,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四川·乡村:扶贫政策惠万家
2月9日,2023级硕士研究生彭丽蓉走进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临邛街道葫芦村村委会,向村民们讲述了十八洞村的扶贫故事,并分享了当地党委政府如何通过发展符合当地实际的特色产业、实施一对一帮扶、先富带动后富等策略,带动当地发展和百姓增收。她的生动讲述激发了村民们的共鸣。
贵州·部队:黔情家书铸军魂
2月14日,2024级硕士研究生林玉鹏走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贵州省总队某中队。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他结合自己的军旅生涯,向年轻的官兵们讲述了夏明翰对共产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坚定信仰,最后慷慨明志、从容赴死的革命故事。讲述中,他结合自己“携笔从戎”并“从容携笔”的成长历程,激发了现场官兵的强烈共鸣。
中南大学“小马言马”青年宣讲团,作为中国故事的讲述者和红色基因的传承者,每一次的讲述都是对初心的回响,每一次的实践都是对使命的践行。中南大学“小马言马”青年宣讲团致力于让中国故事在创新的表达方式中持续传承,以“小故事”传递“大思政”,在故事中阐明道理,在阐述中获得共鸣,共同书写新时代的青年篇章!(中南大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