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党建频道> 党建动态 > 正文

元古堆村的振兴密码

来源:农民日报2025-02-05 16:57

  走进雪后的甘肃省渭源县田家河乡元古堆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美丽的乡村冰雪图。皑皑白雪中,一串串火红的灯笼格外显眼,似乎向来人讲述着元古堆村火热的乡村振兴实践和乡亲们越来越红火的日子。

  曾几何时,元古堆人土里刨食、靠天吃饭、生活贫困。2013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元古堆村看望群众。经过不懈努力,2018年元古堆整村脱贫,成为全国脱贫攻坚示范村之一并成为全球最佳减贫案例,2023年成功创建为省级“和美乡村”和国家AAAA级景区。

  从脱贫路到振兴路,从“拔穷根”到“样板村”,元古堆村向前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党组织的坚强引领。“回望元古堆的脱贫、振兴之路,我们创新组织设置模式,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和群众嵌入产业链,党组织把方向,党员作示范,群众跟着干,凝聚形成全村发展最大合力,是元古堆村成功脱贫、迈步振兴的重要密码。”元古堆村党总支书记董建新说。

  团结带领群众兴产业

  产业是脱贫的根本,也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然而,彼时的元古堆村,土地贫瘠,产业发展滞后,群众思想保守。

  村里提出发展羊肚菌产业,村民因不了解而不敢干,怎么办?董建新带头种植羊肚菌,通过补知识、学技术,在多次失败后终获成功。成功实践打消了村民的疑虑,使羊肚菌成为村里的主要产业之一。

  当时的“毛头小伙儿”郭连兵则瞄准了苗木繁育、百合种植等产业,并领办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现在,他既是元古堆村委会主任,也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党员曾玉成原本是村里的贫困户,如今已是有名的百合、中药材种植示范户。今年,他种了近30亩百合、黄芪和党参,预计收入能超30万元。在他的示范带动下,元古堆村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了3000亩。

  党组织的坚强引领和党员的示范带动,增强了群众依靠产业致富的信心。董建新介绍,近年来,在村党总支的引领下,元古堆村按照农业优先、农旅赋能的产业发展定位,以乡村旅游为牵引,坚持做大种植、养殖、加工、旅游、光伏、劳务、电子商务“七大产业”,并按照“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五位一体”发展思路,形成了“资源开发、产业发展、村村联建、村企联营、品牌带动”5种村集体经济增收模式。2023年底,元古堆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1.6万元,比2012年底的1465元增长了11倍,村集体经济收入也达到了100万元。

  “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村党总支都是全村党员群众坚强可靠的‘主心骨’和认可放心的‘领头羊’。”元古堆村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王涛说,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元古堆村党总支紧盯乡村振兴目标任务,以创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为目标,聚焦乡村旅游和运营、群众增收和致富、产业融合和升级,带领党员干部和群众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元古堆之路”。

  领航乡村运营新实践

  不断创新,不断寻求新的增收方式,是这些年元古堆村党总支带领全村发展的常态思维。“乡村产业振兴,运营很关键。眼下,我们正努力做好乡村运营,进一步激发村庄的活力和潜力,促进元古堆可持续发展。”董建新说。

  “今年,我们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按照‘一户一业态’的发展模式,让村庄变景区、村民们的庭院变成打卡地,带动更多的群众参与到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中,既拓宽了老百姓增收致富的新渠道,也增加了村集体的收入,更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董建新说,着眼农文旅融合发展,村党总支对全村的新业态进行了梳理和规划,并招募了涉及研学、培训、餐饮、咖啡、电商、宠物乐园等多个业态的乡村合伙人46名,不仅盘活了村集体的一些闲置资产,也拓宽了群众的增收渠道。目前全村已接待游客超5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127.5万元,带动群众就近就业百余人。

  乡村运营,关键在人。“我们邀请专家进村传授百合、中药材种植技术,组织村民到外地学习,发展乡村旅游,引进乡村专业运营团队,探索‘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乡村合伙人’运营模式,建成了分红即时结算的‘亿农在线’数字化管理平台、全力打响‘红火元古堆’党建品牌和‘农’字招牌。”王涛介绍,元古堆村积极依托“农村党员进党校”“乡村振兴大讲堂”等线上线下方式组织教育培训,全面提升村干部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同时通过吸引大学生回乡、招募乡村合伙人、培育“新农人”等方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

  记者到元古堆采访时,针对冬季新一轮乡村运营的新实践,董建新正召集村“两委”班子和群众代表召开冰雪旅游活动的节前动员会。“一场大雪,点燃了乡亲们举办冰雪旅游节的热情。我们村党总支正广泛征求乡亲们的意见建议,让群众广泛参与到乡村的运营和管理中来,努力让村里的人心更加凝聚、事业更加红火。”董建新表示,“我们将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把日子越过越红火。”(徐国民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鲁明)

[ 责编:赵宇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四重叙事的思政课

  • 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的传播实践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