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子尹路96号,一栋二层砖木结构小楼静静矗立,青瓦铺顶,灰墙斑驳,承载悠悠岁月。1935年,遵义会议在此召开,历史的转折就此开启。
一座转折之城,一片红色沃土。遵义市运用好遵义会议历史经验,赓续红色文化,促进老区发展,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
一群讲解员的心愿——
代代传承讲好红色故事
今年是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从去年底开始,红色义务宣讲员孔霞就格外忙碌。孔霞平均每天有三到四场宣讲,带着红色故事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
孔霞已经坚持义务宣讲红色故事30多年。孔霞的爷爷是遵义会议纪念馆首任馆长、老红军孔宪权,从小听着革命故事长大,孔霞将许多历史事件熟记于心,并有着浓厚的兴趣。
上世纪90年代,孔霞在政府部门工作,常常会接待许多到遵义市参观学习的人。“那时我们的讲解体系还不完善。虽然遵义会议会址有讲解员,但是红军山烈士陵园等地还没有相应的讲解员。”1993年,孔霞考取了中级导游证,开始义务为人们讲解红色故事。
“回忆爷爷讲的故事,再到图书室查阅历史资料佐证,不断完善讲解内容。”这是孔霞的工作方法。“与时俱进,要结合国情、省情来讲,用大家感知到的变化来诠释遵义会议精神内涵。”这是孔霞的讲解风格。
党的二十大以来,贵州创新开展“理论宣传二人讲”,孔霞也以此为契机,培养年轻一代的讲解员。“我的搭档很多都是00后,我希望带动他们爱上这项工作。”孔霞有个心愿:到遵义会议召开100周年的时候,这些年轻的讲解员可以独当一面,把红色故事一代一代讲下去、传下去。
在遵义会议纪念馆,也有一支“小小红色宣讲员”队伍。“2017年起,我们常态化开展‘小小红色宣讲员’培训,联合遵义市教体局选拔有意愿的中小学生参与,由馆内专业讲解员对他们进行培训,在节假日义务为游客讲解。”遵义会议纪念馆宣教部主任周芸竹介绍。
系好红领巾,戴上“小蜜蜂”,就读于遵义市文化小学官井校区五年级的陈梓婉婷利用寒假空闲时间到遵义会议纪念馆讲解。别看年纪小,她已经“上岗”两年了。有游客好奇,这么小的孩子能讲好吗?没想到,站在展板、地图和文物前,陈梓婉婷将长征历史娓娓道来,专业的讲解赢得了不少游客肯定。
目前,遵义会议纪念馆已经培养了上百名“小小红色宣讲员”。“我们希望以此鼓励青少年做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的传播者,并形成示范带动效应,让红色故事人人讲、红色精神代代传。”周芸竹说。
一出剧目的创新——
舞台科技赋能红色艺术
遵义市凤凰山文化广场伟大转折剧场,灯光渐暗,漆黑的夜笼罩着湘江,乌云翻涌,沉闷的雷声从四面八方传来。观众席上方,浮桥在枪林弹雨中摇摇晃晃。敌机呼啸而过,炮声震耳欲聋,“红军战士”们拼死抢渡湘江,现场硝烟弥漫,瞬间将观众带入战争场景中。
这是大型长征文化沉浸式演出《伟大转折》的现场。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历史书上的文字,在现代舞台科技的加持和演员的精彩演绎下,变成了眼前的画面。
为达到演出效果,《伟大转折》与传统舞台剧相比,舞台上多了许多机械装置。舞台中央的360度旋转舞台是剧目中最大的装置,“一面是高山,一面是会址小楼,许多场景切换都由它来完成。”《伟大转折》戏剧组组长杨程文介绍。
《伟大转折》于去年1月15日首演,改进与创新一直没有停步。演出800余场后,创作团队结合专家与观众的建议对剧目进行优化升级。“在技术上,我们增加了一些道具,让观众可以闻到‘硝烟’的味道。同时为演员增加了追光,让观众能够清楚地看到演员的表情。”杨程文说。
除了技术先进,《伟大转折》饱满的剧情也是亮点,观众可以看到革命年代之中鲜活的个人。“角色就像我们身边的朋友,有自己的情感和梦想,这很能牵动观众的心。”剧中人物小华佗扮演者之一盛飞说。陈梓婉婷告诉记者,看过《伟大转折》后,她对那段历史有了更深的感悟,“剧目还原了讲解词中的内容,让我更加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一个小山村的变迁——
因地制宜促进老区发展
革命老区如何闯出发展新路?
临近春节,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的土陶匠母先才和工人们正忙着和白泥,为节后制作土陶准备原料。花茂村盛产白泥,此种泥土颗粒小、黏性好、耐高温,是制陶的上好原料。
母先才一家四代制陶,见证了花茂土陶的发展历程。“上世纪末,我们的陶罐都销往周边县区,但由于运输成本高、破损率高,赚不到什么钱,许多人选择外出务工。”看着有些曾经的同行靠打工富起来,母先才也有过动摇。
因地制宜谋发展,花茂村寻找着新路。
2014年,花茂村被列为“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创建试点,开始整治村容村貌、发展乡村旅游。“要把花茂土陶打造成村子的一张名片,你的传统手艺正好能派上用场。”在村干部的建议和支持下,母先才决定扩建自家的陶艺馆。
找准游客需求,制作生肖摆件、花瓶……母先才的陶艺馆深受游客欢迎,成了打卡地。随着乡村旅游和红色旅游的发展,花茂村人气高起来,母先才日子也越过越好。
美好的变化持续发生。村民王治强经营着花茂村第一家农家乐,招牌菜盬子鸡备受好评。盬子是花茂村特有的陶制烹饪器皿,制作盬子鸡时,会将盬子放进铁锅中,锅里倒水烧开,蒸汽在盬子底部和内壁的小孔流转,将鸡肉蒸熟。经过6个小时左右的烹制后,鸡肉鲜嫩、汤醇味美。
游客更多了,烹饪时间的限制让盬子鸡供不应求。如何让更多客人尝到这道美食?母先才花心思对盬子进行了改造:将气孔增加到6个,罐体底部增大。“这样通气快、蒸得快,蒸熟鸡肉只需要两到三个小时。”母先才很有成就感,“思路活泛了,致富路就越走越宽。”
花茂村的土地多是“巴掌田”,村里成立了合作社,通过从村民手里流转土地进行土地整治。
“村里人齐心协力,眼看着土地小变大、陡变缓,配上机耕道,山地高效农业发展起来了。”花茂村党总支书记彭龙芬说。如今花茂村坚定农文旅一体发展,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2024年,花茂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7454元,是2012年的4倍多。(记者 陈隽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