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一见·灾区群众的新家
首页> 党建频道> 要闻 > 正文

一见·灾区群众的新家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2025-01-23 17:23

  岁末年初,新春在即,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明水满族乡祝家沟村村民王宝维家里大事不断。

  入冬前,他搬进了期盼已久的新家。去年夏天的洪水中,这个地势低洼的山村受灾严重,全村51户村民住房受损,其中40多户不具备在原址修复重建的条件,王宝维家正是后者。旱厕变马桶、土井取水变自来水入户,墙壁用上实心砖、外墙和屋顶铺设了厚厚的保温层……一场洪水冲击了他的生活,一场易地搬迁又让生活迎来转折。这个春节,一家四代11口人在新居度暖冬。

  更让他激动的是,1月22日,农历北方小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他家。这次到祝家沟村,总书记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实地察看去年洪涝灾害后当地恢复重建情况。走进搬入新居的村民家中,总书记拉起家常问得细。岁末天寒,灾区群众是总书记始终的挂念。

  新家,受灾群众冬天里的温暖港湾,也是明天的生计所托和生活底气。这些年,总书记的新春足迹里,一幕幕赴灾区走入寻常百姓家的微镜头,诠释着人民领袖的深厚人民情怀。

  去年2月1日,农历腊月廿二,总书记春节前夕赴天津,首站就来到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那之前,海河发生流域性特大洪水,这个村子遭了灾。

  走进村民杜洪刚家,总书记紧紧握住家里老人的手,同一家人亲切拉家常,从老人医保到孩子读书,再到年轻人就业,他问得细致。听说“今年是全家倍儿高兴的一个年”,总书记很感慨:“国泰民安,民安才能国泰,党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时刻记挂着大家的安危冷暖,也希望乡亲们依靠自己的双手重建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

  再之前,2022年春节前夕,总书记冒雪来到山西省临汾市考察。此前,山西出现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秋汛。霍州市师庄乡冯南垣村村民师红兵家4间窑洞因强降雨全部倒塌,好在有当地政府的帮助,2间新房很快就在原址完成重建。

  在师红兵的新家,总书记仔细察看院落、住房,亲切询问他们重建住房质量好不好、年货置办齐了没有、还有什么困难。师红兵告诉总书记,2间房,50平方米,重建费用约10万元,个人只出1.2万元,“一家人可以踏踏实实过年了,衷心感谢党、感谢政府!”

  年轻时在陕北高原度过七载寒冬,对于北方冬季漫长、山里尤冷的情况,总书记知之念之。记挂受灾乡亲的冷暖,不仅在总书记的新春足迹里,更是一份时时放心不下的牵挂。2023年11月,在北京市门头沟区水峪嘴村,总书记走进村民李盟灾后修缮完毕的家。站在窗明几净的客厅,总书记一张张翻看房屋受灾时的照片,详细询问房屋受损、修缮支出、取暖等情况;在河北省涿州市万全庄村,总书记来到村民杨佩然家,了解他们的家庭收入、修缮花销、生产恢复等情况……

  新家好不好,总书记听乡亲们讲入住后最真切的感受,也在考察中对重建作叮嘱。

  2023年9月,正在黑龙江考察调研的总书记从哈尔滨出发,乘火车、换汽车,来到受灾较重的尚志市老街基乡龙王庙村。农田旁,一栋灾毁房屋正在重建,再过几天就可以上梁了。走进工地,总书记向现场施工人员仔细询问房屋面积、布局、抗震级别。在卧室里,总书记指着预留的火炕位置连连问道,“还有什么别的取暖方式?”“外墙还要加保温吧?”总书记叮嘱道:“东北天冷啊,冬天可不能挨冻!”

  让受灾群众安居暖居,总书记不变的关切。在受灾群众心中,“家”带来的安全感,不仅源于砖石垒筑平地起的小家,更源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国家。

  那年云南鲁甸地震后,总书记乘飞机、转汽车,一路颠簸到那里,接连走进5个帐篷看望群众。在邹体富老两口和孙子住的帐篷里,总书记摸了摸棉被,问“暖和不暖和”,老两口答“暖和”。即便家园重建仍需时日,一顶暖和的帐篷、一床暖和的被子,便是“悉心关怀暖吾家”。

  不久前,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大量房屋倒塌。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抓紧抢修损毁基础设施,安排好群众基本生活,确保安全温暖过冬”。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总书记在尚志市考察时的那句话给人持久的信心和安心:“在咱们中国,人民群众遇到困难,还是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就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国家全力支持!”

  统筹:杜尚泽

  撰文:王洲

  视觉:赖向东 虞东升

  摄影:谢环驰

  编辑:胡笑源

  校对:吴玥

[ 责编:赵宇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 依靠技术攻关和要素配置推进农业现代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