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杨善洲:“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首页> 党建频道> 党史博览 > 正文

杨善洲:“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来源:学习时报2025-01-17 13:30

  作者:张君梅

  杨善洲(1927—2010年),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姚关镇陡坡村人,1951年5月参加工作,195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保山地委书记。在任时,他带领干部群众发展粮食生产、推广科学种田、开展多种经营、实施小集镇建设,为改变贫穷落后面貌,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不懈奋斗;退休后,他不愿坐享清福,到荒山秃岭植树造林,使几万亩荒山披上了绿装,受到群众的爱戴、好评。杨善洲是具有全国影响的重大先进典型,他的模范事迹和崇高精神,生动诠释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忠诚、干净、担当,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为政、干事、做人树立了一面光辉的旗帜。杨善洲干什么工作都喜欢亲力亲为,冲在第一线,常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保山坝建成“滇西粮仓”

  1962年,施甸建县,杨善洲从保山县副县长任上,调任施甸县首任县委书记。时值三年困难时期,群众口粮非常紧张。如何解决人民群众的吃饭问题,摆在了县委班子面前。他走村串户,访贫问苦,苦苦思谋群众吃饱饭的路子。县委从现实条件出发,从“推广良种、推行良法,坡改梯、改土增肥”着手,不断提高粮食产量,努力解决群众吃饭问题。杨善洲更是走到群众中,带着群众抓生产,与群众一起制作小麦包衣种,跟群众一起检验“台北8号”新品种的产量,在姚关公社进行改土换土试点,带领大家开展坡改梯。

  1977年3月,杨善洲任保山地委书记。为了抓好粮食生产,推广机械化耕作与管理,保山地委作出了坡改梯,改条田,改籼稻为粳稻,种绿肥红萍改良土壤,推行条播条栽等决定,有效地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杨善洲的车上经常放着锄头,下乡见到不规范的栽插现象,就要亲自下田、下地去手把手示范。1978年,“京国92”杂交水稻在板桥样板点试验成功,杨善洲马上组织五县区的领导和群众到板桥参观学习,“京国92”在全区顺利推广,保山坝、施甸坝的水稻单产历史性地跨越了千斤大关。1978年至1981年,保山的水稻单产在全省一直排在第一,1980年引起了农业部的重视,全国农业现场会在保山召开,保山从此获得了“滇西粮仓”的美誉。

  不光要解决吃饭问题,还要解决用钱问题

  1981年,国家农委下发《关于积极发展农村多种经营的报告》指出:积极鼓励和支持社员个人或合伙经营服务业、手工业、养殖业、运销业等。于是,保山地委每年都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如何总结经验,充分发挥山区优势,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加速发展商品经济。

  杨善洲认为,种一次茶叶,可收入几十年,是解决老百姓致富的长久之计。他在施甸县任县委书记时,积累了种植茶叶的丰富经验。所以,地委决定大力发展茶叶。他将施甸老麦样板与昌宁保丰茶园的经验相结合,把新茶园开垦与老茶园改造相结合,推广梯地、深槽、多肥、密植、加强管理等先进技术,执行超交减税政策、超交奖励政策、利润返还政策鼓励发展茶叶生产。1981年至1987年,施甸的大尖山、昌宁的尼诺、隆阳的西湖、龙陵的小黑山等万亩茶园建成,全区共发展茶叶50多万亩,涌现出了大量的种茶典型,全区每人种茶收入在100元以上的生产队就有2593个,占25%,许多农民走上了致富路。

  一直以来,保山种植的甘蔗主要品种是罗汉甘蔗,产量低、成熟晚。为了改良品种,杨善洲带领科技人员多次到外地考察。不久新品种就得以引进,昌宁县的湾甸样板、保山县的潞江坝样板成功以后,杨善洲召开全区蔗糖工作会,要求每个干部都要坚决抓实抓好发展蔗糖。由于广大党员干部思想统一,加上地委措施得力,保山的甘蔗种植迅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保山地区五个县相继发展甘蔗60余万亩,建成了怒江、东风、旧城、湾甸等糖厂,蔗糖成了保山的支柱产业。

  保山的芒宽公社地处怒江河谷,气候炎热、土地肥沃,利于咖啡生长。杨善洲任地委书记后,听说芒宽有个农民朱自祥,因为在自留地种了咖啡,盖起了一间瓦屋面楼房被批斗的事。1980年他亲自到芒宽找到朱自祥,鼓励他带领农民在自留地大力发展咖啡。80年代初,芒宽的小粒咖啡由原来的几十亩发展到近千亩,区域从坝区田地延伸到山坡荒地。1980年,全国咖啡生产现场会在保山召开,芒宽成为了全国的典型。直到今天,咖啡仍然给当地群众带来丰厚的经济收入。

  1981年1月,杨善洲就农村小集镇如何组织好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服务型行业等问题召开会议,要求全区每个公社必须以公社为中心,建设一个小集镇,发挥公社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中心作用和对农村商品集散和流通的功能,繁荣搞活市场。随后,一场孕育于板桥青龙街的小集镇建设在全国率先展开,电器修理店、裁缝铺、铁匠铺、面条店、糕点铺、小饭馆等上百家店铺在板桥街开张营业,带动了全区经济的蓬勃发展。

  留得青山在人间

  针对森林管护和造林存在的问题,1987年,在杨善洲的带领下,地委办在施甸县开展了一次专题调查,实地查看3个林区和一万多亩人工造林的长势,分别同5个区、10多个乡的干部、林业工作者和部分农民进行商讨,交换意见,形成了关于继续完善林业生产责任制问题的调查报告。报告指出,只有采取适合群众要求和经济发展的多种营林造林形式和对应措施,才能发挥山区的优势,使荒山变林地,使山区群众逐步走上造林养山、靠山致富的道路。

  1988年,杨善洲正式退休。当时,组织安排他到省城昆明定居,但他主动放弃了这个机会。3月1日,大亮山林场指挥部、大亮山林场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杨善洲亲任指挥长。3月8日,经过筹划,杨善洲带着施甸县林业局抽调的17位同志,雇上骡马,驮着帐篷、工具、粮食、锅碗瓢盆,登上了“半年风雨半年霜”的大亮山,拉开了植树造林的序幕。

  大亮山在施甸县城东南44公里处,过去因乱砍滥伐,水土流失严重,当地农民饮水大多要到几公里外的地方人挑马驮。经过杨善洲和干部职工及当地群众的共同努力,大亮山的森林覆盖率和活立木蓄积量大幅提高。2009年4月,杨善洲将价值3亿元的大亮山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移交给国家,并谢绝了当地政府的奖励。他在临终前还不忘叮嘱林场负责人:“一定要把林场的收益按比例分给群众,不能让群众吃亏。”

  “一天讲得磨破嘴,不如自己流汗水。”在杨善洲的改革实践中,真正做到了“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真正做到了“我们奋斗一辈子,不就是为了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有一个幸福的家园”。这是杨善洲坚守一辈子的理由,也是他奋斗一辈子的写照,更是他留给党员干部的宝贵精神财富。(张君梅)

[ 责编:赵宇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 依靠技术攻关和要素配置推进农业现代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