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乘着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阔步前行
首页> 党建频道> 要闻 > 正文

乘着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阔步前行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5-01-02 16:27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吹响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回望过去一年改革开放迈出的历史性步伐,强调“我们乘着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阔步前行,中国式现代化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更加广阔的前景”。

  改革开放,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过去一年很不平凡,令人鼓舞的发展成绩,凸显重要法宝的力量。

  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谈到,“深中通道踏浪海天”。作为全球首个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跨海集群工程,深中通道开通不到4个月累计车流量突破1000万车次。超级工程何以造就,中国速度何以实现?传统的围堤吹填工艺无法满足工期要求,就创造性提出大型深插式钢圆筒围岛方案;已有装备无法满足巨大沉管的浮运要求,世界首艘浮运安装一体船“一航津安1”横空出世。发展建设出题目,改革创新做文章。一项项新技术、新工艺,助力深中大桥安卧于伶仃洋上。激扬改革活力、创新动力,我们在不断破解难题中开辟前进的道路。

  改革开放,既是国家发展的命运所系,又是人民群众的福祉所依。在当地银行普惠金融贷款的支持下,福建漳州东山县澳角村村民林文期的海马养殖逐步走上正轨,他也成为周边闻名的养殖大户;在重庆万盛经开区开精品水果店的韦玮,没想到“个转企”直接转型登记只花了1个多钟头;在湖北孝感参保并长期在山东威海居住的龚先生,受益于门诊慢特病扩围病种跨省直接结算的开通,再也不用自己垫付医药费、攒发票回原参保地报销了。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一份份触手可及的获得感,标注下过去一年实打实的改革红利和成效。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决胜“十四五”,阔步新征程,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根本动力,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

  爬坡过坎,尤需激扬改革精神、勇于改革攻坚。今天的中国行进到关键时期,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靠什么闯关夺隘,靠什么一往无前?靠的就是“要登绝顶莫辞劳”的劲头,靠的就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意志。发扬历史主动,写好“实践续篇”“时代新篇”,我们定能为中国式现代化蓄势赋能,推动中国号巨轮行稳致远。

  翻过一山再攀一峰,必须锚定改革方向、抓住改革重点。新的一年,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十分繁重。如何解决“不能消费”“不愿消费”“不敢消费”的难题,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如何消除产权保护不够完善、市场准入仍不统一等堵点,答好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课题?如何破解部分行业“内卷式”竞争加剧,导致企业经营困难、行业陷入困境的问题?凡此,都迫切要求我们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注重各类政策和改革开放举措的协调配合,推动精准落地见效,引领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向深水区挺进,需要凝聚改革智慧、汇聚改革合力。今天的改革,不是在游泳池里的熟门熟路,而是在湍急的河里找到新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没有先例可循,每向前一步都是在无人区开拓,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我们不能刻舟求剑、守株待兔,必须在落实好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新鲜经验。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充分尊重基层和群众首创精神,把每一个人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推动改革向深度和广度进军,我们将不断赢得优势和未来。

  大江大河虽有冲波逆折,却总是奔涌向前。中国经济虽有一时起伏,但不改趋势向好。回望过去,我们从来都是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面向未来,保持战略定力,以改革开放增动力、添活力,激扬敢为人先、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我们一定能全面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以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人民日报评论员)

[ 责编:赵宇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 依靠技术攻关和要素配置推进农业现代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