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特稿|聆听习近平主席新年贺词,感受与时偕行的中国力量
首页> 党建频道> 要闻 > 正文

特稿|聆听习近平主席新年贺词,感受与时偕行的中国力量

来源:新华网2025-01-02 16:22

  走过春夏秋冬,经历风雨彩虹。辞旧迎新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讲述不平凡的一年,温暖奋斗者,鼓舞追梦人。坚定有力的中国声音,传向海内外,凝聚同胞情,启迪同路人。世界聆听、感受,更期待,胸怀天下的中国为动荡变革的世界不断注入稳定力量,与时偕行的中国为人类命运与共的未来增添更多希望。

  2024年12月19日拍摄的河北省遵化市侯家寨镇的古长城(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刘满仓摄)

  开拓创新的中国动力

  “新质生产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能源”“新成果”……世界从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中,感受中国式现代化向“新”而行的蓬勃动力。

  创新、创造,是习近平主席历次新年贺词的高频词。二〇二四年的“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创造”;二〇二三年的“沿海地区踊跃创新”“奋斗创造奇迹”;二〇二一年的“全力以赴创新创造”……回望新中国75年的沧桑巨变,正是一代代人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一次次攻坚克难、探索突破,创造着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成就,创造着与世界共同发展的巨大机遇。

  2024年10月30日,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新华社记者李鑫摄

  2024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中国式现代化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开辟更加广阔的前景。

  回望过去一年,国产大飞机C919累计承运旅客突破百万人次,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开启商业首航,大国重器接连亮相,吸引世界目光;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嫦娥六号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科技创新硕果累累。中国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回望过去一年,外贸平稳增长,进博会、链博会、服贸会、消博会深度连接中国与世界;外国人来华签证政策持续优化,“中国游”风靡全球,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搭乘中国发展快车,共享中国发展机遇,中国携手世界共同发展。

  2024年12月3日,来自西班牙的游客在上海田子坊品尝浆果茶。新华社发(陈浩明摄)

  伊拉克前科技部长拉伊德·法赫米说,中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高质量对外合作,与全球伙伴共享发展机遇,“为世界增添稳定性”。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马科斯·皮雷斯说,中国深化改革和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动力。

  “温暖有力,充满希望,鼓舞人心!”从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中,巴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张小春读出了奋斗的力量和前行的信心。习近平主席在发表新年贺词时深情谈及“‘中国’二字镌刻在‘何尊’底部,更铭刻在每个华夏儿女心中”,背景是一幅气势恢弘的《万里长城》图。此情此景让马来西亚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颜天禄深受感动。他说,海内外华夏儿女有着“共同的根、共同的魂、共同的梦”,海外同胞“回娘家”追根谒祖,亲身感受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成就,将继续促进中国同各国人民之间共谋合作、民心相通的“双向奔赴”。

  行而不辍的中国担当

  “当今世界变乱交织,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积极推动全球治理变革,深化全球南方团结合作。”

  放眼世界,战火仍在蔓延,灾难仍在继续,不公和分裂带来创伤,紧张和不信任持续加剧。变乱交织的世界呼唤大格局、大担当。

  以人类前途为怀、以人民福祉为念,习近平主席在历次新年贺词中讲述着家事国事天下事,念兹在兹让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头等大事,也希望世界各国“所有的人民免于饥寒的煎熬”“所有的家庭免于战火的威胁”“所有的孩子都能在和平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2024年9月5日上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这是峰会开幕前拍摄的北京人民大会堂内景。新华社记者金良快摄

  致力于构建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定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汇聚全球南方联合自强的合力——中国深刻把握时代大势,担大义、行大道。

  回首过去一年,中国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成功举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上合、金砖、亚太经合组织、二十国集团等双边多边场合,鲜明提出中国主张,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注入更多正能量。

  推动和平发展,促进合作共赢,世界听到中国方案,更看到中国行动。在乌克兰危机和中东问题上,有中国劝和促谈、穿梭斡旋的身影;面对加沙冲突等人道主义危机,中国多次伸出援手;在减贫、粮食安全、气候变化等事关各国人民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上,中国鱼渔兼授无私分享。

  2024年9月9日,来自中国、老挝的师徒4人在中老铁路万象运营管理中心的机车检修库内。新华社发(杨永全摄)

  联合国贸发会议资深经济学家梁国勇说,展望未来,中国将在推进全球化进程、推动世界经济增长、助力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等方面,持续发挥重要作用。

  肯尼亚国际问题学者卡文斯·阿德希尔说,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激励了全球南方国家新一轮发展愿景,中国积极同其他国家分享发展成果、为推动全球共同发展推出一系列相辅相成的行动计划,赢得全球南方国家的广泛尊重和信任。

  胸怀天下的中国情怀

  “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需要以宽广胸襟超越隔阂冲突,以博大情怀关照人类命运。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做友好合作的践行者、文明互鉴的推动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参与者,共同开创世界的美好未来。”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主席历次新年贺词中一个重大主题。辞旧迎新之际,习近平主席再一次向世界阐明中国的襟怀和情怀,再一次彰显中国同世界各国携手前行的立场与信念。

  2024年2月28日,来自巴布亚新几内亚、汤加、库克群岛、萨摩亚、瑙鲁等国家的“太平洋岛国菌草技术培训班”学员在斐济布拉阿格鲁菌草技术示范基地合影。新华社发(中国援斐济菌草技术示范中心供图)

  人类本就休戚与共,应当风雨同舟,这是人们心底真实朴素的共识。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新年致辞中呼吁,“别再让世界四分五裂,而是联合起来,使2025年成为一个新的开始”。

  2025年,是中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联合国成立80周年。“向关心和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各国朋友,致以新年的美好祝福”“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方都将坚定不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事业”——从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重要讲话到中俄元首互致新年贺电,习近平主席传递着同样的诚意和决心。

  俄中友好协会副会长、知名汉学家尤里·塔夫罗夫斯基说,习近平主席2013年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重要演讲中首次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建立在中国可贵的实践经验之上,多年来已从理念、愿景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和行动。今日之中国为完善全球治理发挥积极引领作用,为推动全球发展不断贡献有影响力的中国方案。

  埃及科技大学政治学系主任穆罕默德·艾哈迈德·穆尔西说,通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三大全球倡议等方案,中国正“推动实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的愿景”。南非智库克里斯·哈尼研究所所长西滕比索·本古期待,中国“继续在国际舞台发挥引领作用”。

  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新华社记者朱雨博摄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一个开拓奋进的中国,一个心系世界的中国,一个开创未来的中国,必将为世界带来更多机遇、更多力量、更多启迪。新征程上,中国正与世界携手并肩,朝着曙光努力奔跑。

  让我们满怀希望,迎接新的一年!(新华社记者 乔继红 赵嫣)

[ 责编:赵宇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 依靠技术攻关和要素配置推进农业现代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