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钟晨亮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部分党员离开家乡、离开亲人,外出务工经商,具有流动性大、分布广、流动时间长的特点。如何让流动党员“离家”变“安家”、“流入”变“融入”,让他们在异地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成为流入地基层党组织的一道必答题。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明确了流入地基层党组织的管理职责。万里党员心,咫尺组织情。流入地基层党组织作为流动党员的“家”,要注重关怀帮扶、用心用情服务、引导作用发挥,敞开大门主动拥抱流动党员,让他们“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党”,提升他们的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让他们成为基层治理的一份子。
注重关怀帮扶,让流动党员“心有暖流”。流动党员常年奔波在外,难免会遇到困难,这就需要基层党组织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与温暖。主动问需。组织党支部书记、党务工作者、社区干部等担任“红色联络员”,主动联系流动党员,通过关怀慰问、上门走访、谈心谈话等形式,及时了解掌握流动党员思想动态和工作生活状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主动解难。关注流动党员子女教育、老人健康等情况,对有实际困难的及时列入帮扶台账,组织社区党员志愿者集中开展帮办代办、卫生清扫等志愿服务,帮助流动党员解决急难愁盼、探索致富渠道、维护自身利益。
用心用情服务,让流动党员“心有所属”。流动党员漂泊异乡,更希望得到“家人”的关心与帮助。提供专享服务。依托社区书记工作室、楼宇服务站、暖心驿站等党建阵地,为流动党员提供心理疏导、就业指导、法律咨询、健康义诊、技能培训等服务,丰富他们的日常生活。注重示范带头。定期评选表彰积极参与基层治理的优秀流动党员,用榜样的力量感染、带动广大流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形成“组织在眼前、党员在身边、奉献在社区”的良好氛围。搭建交流平台。利用春节、中秋等流动党员集中返家契机,通过召开座谈交流会、举办主题沙龙活动、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收集流动党员为地区发展建言献策,同时更好地为流动党员服务。
引导作用发挥,让流动党员“流而所为”。流动党员是流动的旗帜,更是流动的资源、技术,是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要主动“穿针引线”,引导流动党员想为、敢为、善为,随时亮身份、异地显担当。组织开展“立足岗位做贡献”活动,向流动党员发出行动倡议,充分发挥“流动党员就是流动资源”优势,在各自岗位上当先锋、作表率。按照党员专长和服务意愿等情况,量身定制“个性服务菜单”,流动党员可认领环境整治岗、文体活动岗、扶贫助困岗等志愿服务岗位,鼓励流动党员积极投身基层治理、平安建设、文明创建等工作,争当政策形势“宣传员”、社会稳定“服务员”、矛盾纠纷“调解员”。(钟晨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