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党建频道> 党建动态 > 正文

让寻亲路不再遥远

来源:人民日报2024-12-24 10:55

  “吃饭没有?腿伤好些了吗?”唐怀斌屈身向前、半蹲弯腰,和眼前这位流浪老人拉起家常。老人不会说话,频频点头,不时用手在头顶比划着,嘴里发出呜呜声。

  这一幕发生在今年6月上海市金山区救助管理站。流浪老人是个聋哑人,不识字,没有身份证件。人脸识别、DNA采血比对、网上发布寻人信息,救助管理站尝试了很多方法,但没能找到有效的身份线索。

  在上海民政救助系统,碰上身份甄别困难的受助人员,大家第一时间会想到唐怀斌。58岁的唐怀斌是上海市救助管理站“甄·爱”工作室带头人,他提出的“甄别寻亲十二法”,如口音特征辨别法、相貌特征辨别法、环境地理痕迹法,很奏效很管用。

  “求助老唐!”金山区救助管理站一个电话,唐怀斌就带着工作室同事赶来了。他们拿来风筝、飞机、机场等图片让老人辨识,还请来手语老师和翻译志愿者与老人反复交流。问询甄别的过程被详实地记在白纸上,足足有33页。

  经过对地貌、农作物、饮食、交通等图片的辨识,唐怀斌推测老人家乡可能在东北农村地区。公安部门随后协助开展调查,果然发现老人与辽宁省锦州市太和区新民街道的梁姓村民存在血缘关系。

  “出发!”唐怀斌和工作室同事组成寻亲小组,带着老人奔赴锦州。“当列车开过山海关时,老人眼睛活泛起来,人回到熟悉环境会有这样的反应。”唐怀斌说。

  经过4个多月的不懈努力,流浪老人的基本身份信息得以确认:姓名梁远,今年63岁,新民街道人,不满1岁时因病致哑,3岁时父母离异,靠吃百家饭长大,15岁独自乘火车前往葫芦岛寻找母亲,从此失联。

  唐怀斌和同事们顺藤摸瓜,找到了流浪老人的弟弟朱小山和姐姐梁云。如今,梁远已与亲人团聚,在老家的一家养老院安稳生活。梁云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见到弟弟,相认那一刻,她热泪盈眶,一个劲地表示感谢。

  今年是唐怀斌入党的第二十四年,也是他从部队转业至救助管理站的第二十四年。救助站的服务对象多为精神障碍、智力障碍、肢体障碍者,救助管理一线岗位是公认的“苦差事”。但唐怀斌兢兢业业,每天总是最早去救助生活区巡查,对受助人员嘘寒问暖;每当受助人员出现情绪异常时,他总能及时发现,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疏导。有时候,他和受助人员一聊就是五六个小时。他说:“受助人员长期缺乏关爱,他们说话含糊不清甚至失语。我们做社会救助工作的,耳朵要装‘扩音器’,善于倾听他们心底的呼唤。”

  工作中,跨省甄别、千里寻亲是常有的事,唐怀斌从不叫苦叫累,每当有人提出“实在太难就放弃甄别、就地安置”,他总是说,“为民解难是共产党员的职责,让我再试试”“如果亲人失散、失踪,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人们仍会期待团圆的那天”。

  为了流浪者及其家人这“万一”的团圆希望,唐怀斌付出“万分”努力,苦练甄别业务技能。

  受助人员来自天南海北,救助工作中经常遇到难以听懂的土话方言。于是,每天上下班的公交地铁上,他总是竖起耳朵去听、去辨别不同的方言;每次出差到一个地方,他总会去当地的菜市场、背街小巷,听当地最接地气的俚语土话,练“听力”。一次,一名流浪人员对交流问话毫无反应,却突然吐出一句方言。唐怀斌凭借只言片语,精准锁定了受助人员的老家。

  平时,唐怀斌还注意学习全国的山川地理和风土人情,手机里保存着大量具有地域特征的图片,比如北方农村的架子车、南方水田里的水牛。“看了图片只要有反应,就能顺着线头往下捋。”唐怀斌说。

  一片匠心写担当。正是因为这份执着与干劲,近5年来,他带领团队为4500多人次开展暖心甄别救助,努力实现他们的团圆梦。如今,上海无法找到家的受助人员数量在逐年下降。(记者 黄晓慧)

[ 责编:赵宇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锻造强大思政引领力

  • 全方位推进安全韧性社区建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