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人民领袖|最好的纪念
首页> 党建频道> 要闻 > 正文

人民领袖|最好的纪念

来源:央视网2024-11-29 13:19

  “山河无恙,国富军强,英雄归来,慨当以慷。我们以崇高敬意接迎忠烈回家!”

  11月28日,当赴韩接运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的运-20进入我国领空,两架歼-20伴飞护航,第十一批43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到祖国怀抱。

  去时少年身,归来英雄魂。这条回家路,他们走了70余年。

  “我们始终没有忘记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们。”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肺腑之言,也是亿万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

  历史的长镜头定格了这样两个瞬间。

  2008年,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到访朝鲜。

  抵达当日,他就来到朝鲜平壤市区中心的牡丹峰北麓,向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而建的中朝友谊塔敬献花圈。

  时光荏苒,斯塔永在。11年后,习近平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首次访问朝鲜,专门安排时间再次参谒中朝友谊塔。

  塔内纪念厅中央,一块重1吨的大理石基座内存放着10本志愿军烈士名册。总书记仔细翻阅名册,并在题词簿上写下“缅怀先烈,世代友好”。

  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罗盛教……那天,总书记提起一个个英雄的名字,向金正恩委员长讲述他们的光辉事迹。

  一段抗美援朝战争史,就是一部志愿军将士用青春和生命写就的英雄史。

△ 重现激战松骨峰场景的油画

  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和平,70多年前,19万多名中华儿女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献出了宝贵生命。

  2018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部战区陆军某师。在反映该师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激战松骨峰情况的展板前,他驻足良久,感慨万千:“这一仗打得很激烈,官兵战斗作风很顽强。”

  “一位连指导员说:‘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我们出生入死,就是为了他们不再打仗。’”2022年3月,为中青年干部讲授“开学第一课”时,总书记讲述了电影《长津湖》中的一个片段。

  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永远镌刻在亿万中华儿女心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所言:“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推动下,自2014年起,我国已迎回11批共981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

  沈阳,曾是抗美援朝的后方、支援战场的前线。如今,每当英雄归来前夕,沈阳市主要街道的室外大屏、楼宇亮化设施及出租车顶的电子屏上,都会滚动播放“英雄回家”“缅怀英烈”等字样……点点红色照亮了整座城,也照亮了英雄的回家路。

  △2019年9月29日,在为确认身份的抗美援朝烈士举行的认亲仪式上,少先队员向烈士家属代表献花。

  社交媒体上,“待我回家、代我回家、带我回家”频频刷屏;烈士陵园里,四季鲜花不断。

  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中,123座战斗英雄的墓碑默默矗立。在那里工作的“90后”讲解员杜若飞时常会带着冻土豆走进校园,为学生们讲述烈士们的故事。令他印象深刻的是,“不少孩子咬着难以下咽的冻土豆,听着扣人心弦的战斗故事,流下热泪”。

  放眼广袤的华夏大地,在辽宁丹东,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纷纷到这里的抗美援朝纪念馆参访……加入到学习、传承和为烈士寻亲的队伍中,让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历久弥新、代代相传。

  英雄的精神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我们的心灵,成为我们前行的灯塔,这是最好的纪念。

  总监制丨骆红秉 魏驱虎

  监 制丨王敬东

  主 编丨李璇

  编 辑丨李丹

  视 觉丨郝凤林

  校 对丨孟利铮 王卓婕 宋春燕 李英卓 毛长志 任佳

  出 品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 责编:赵宇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全方位推进安全韧性社区建设

  • 推动企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