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郝欣
科技创新是推动国家发展的基石,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要驱动力,以“人才”之浆,鼓“科技创新”之帆,在基层,任重道远。
强教育、强培训,让人才汲取养分猛成长。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要从教育抓起,要加大对属地高校的支持力度,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校学科设置,打造人才培育基地,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一支具备国际视野、拥有能力素养的科技创新主力军队伍。在校园如此,在基层亦如是。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深刻地体会到科技创新给农村基层带来的变化,智慧印章、智能清扫机、机械化收割等给基层工作提质增效、为村民生活提供便利。为更好地利用科技造福群众,必须重视创新人才培养,发挥阵地、资源优势,邀请专家、优秀典型为人才传授知识,完善人才培养链条。
压担子、兜底子,让人才放开手脚去实践。“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四海之中,岂无奇秀”,要“多几把尺子量人才”,用惜才之心充分给人才搭建展示平台,无论在高深的科研领域还是在接地气的基层实践,要让人才到重点工作、重要领域中扛起责任,多实践、多锻炼,为人才创新创造条件,做到“人尽其用”。同时要在合理范围内容错、纠错,青年人才阅历浅、欠缺经验,创新的过程中难免出现小挫折,要给予人才充分尝试的机会,让人才敢于探索、敢于迈开步子。
有归属、有发展,让人才安安心心扎下根。人才长成,如何留住成为关键。一方面要靠情怀,“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为了报效祖国赴美留学,当祖国需要时,他跨越重重阻碍,义无反顾踏上归国之路,家国情怀将个人与国家紧密相连,要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情怀烙印于中华儿女心中,守护情感纽带。另一方面,要靠激励,在待遇上保障,建立以创新价值、实干担当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敢于打破天花板,拓宽晋升渠道,在奖励上倾斜,用好荣誉激励等措施,给予青年科技人才更多奖励机会,在生活上关心,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子女就学、安居住房、医疗保障等“关键小事”,让青年科技人才没有后顾之忧。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源动力,科技创新为人才提供更多发展空间,让我们划起“人才”之桨,扬起“科技创新”之帆,向着更好、更强乘风启航。(郝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