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方卉
以快递员、外卖骑手等为代表的新就业群体,已经成为服务市民生活、助力城市发展、优化基层治理的一支重要力量。想要凝聚新就业群体的最大合力,就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开展工作,为新就业群体打开更多友好大门。
要主抓“需求”而非“形式”。新就业群体具有工作时间不固定、人员流动大等鲜明特征,这是开展具体工作时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当下,基层关于打造新就业群体友好场景的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中。但值得关注的是,打造场景的关键不应该仅仅是提供一个地点,更需要提供全面、充分、精准的服务。服务功能不仅要满足“饿了能就餐、累了能歇脚”等基础需求,更要把新就业群体的深层次需求放在心上。可以通过面对面交流、问卷调查、心愿墙等方式,进行问需问难问计,从细节入手,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满足他们对于职业发展规划和“温情关爱”的需要,让友好场景的“友好”变得更加深入、更有温度。
要重视“互动”而非“输出”。新就业群体由于工作节奏快、强度高,空闲时间较少,因此在开展党建工作尤其是“三会一课”时存在较大的“工学矛盾”。针对新就业群体的特点,应该积极创新学习及活动形式。发挥党群服务中心、骑手驿站阵地作用,结合新就业群体的工作实际,可以利用午休间隙和车辆充电闲暇时间,组织线上学习。利用微信群等渠道,定期发送学习宣传资料,把学习融在日常,做在经常。要注重新就业群体的意见反馈和经验交流,把“填鸭式教学”转化成“互动式学习”,营造共同进步、互学互促的良好氛围。
要追求“融合”而非“平行”。新就业群体由于工作地点不稳定的原因,不少人会有远离家乡、奔波在外的漂泊感。所以在给予他们关怀的同时,可以赋予他们更多重的身份定义,引导他们参与当地的社会治理,让他们感受到“第二故乡”的温暖。比如,充分发挥新就业群体来源广泛、联系面广的优势,从中选聘担任社区“副楼长”“网格员”“政策宣讲员”等岗位,引导他们常态化参与社区治理、环境整治、文明城区创建等工作;积极探索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工作机制,打造特色品牌、选树先进典型,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才能推动形成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方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