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塘马战斗:新四军一场壮烈的突围战
首页> 党建频道> 党史博览 > 正文

塘马战斗:新四军一场壮烈的突围战

来源:学习时报2024-08-20 09:39

  作者:秦军

  塘马战斗,是新四军在苏南与日军作战中最为壮烈的一场突围战。面对数倍于我的强大敌人,新四军第6师参谋长兼第16旅旅长罗忠毅、第16旅政治委员廖海涛身先士卒,率部与敌展开血战,最终毙伤日伪军500余人,粉碎了敌人一举消灭我苏南党政军领导机关的企图。

  面对强敌,果断反击

  塘马村,位于江苏省溧阳县西北一片丘陵地带上,是新四军第6师16旅旅部所在地。其北距日军侵占的溧(水)武(进)路、南距国民党军驻扎区都不足20公里,处于日、伪、顽夹击态势之下。1941年七八月间,新四军第16旅在旅长罗忠毅、政委廖海涛率领下,接连攻克郭庄庙、直溪桥、蒲干、延陵、官塘等30多个日伪据点,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从而引起他们的惶恐与不安。11月中旬,在基本结束对苏南、苏常太和澄锡虞地区新四军第18旅的“清乡”之后,日伪军开始将注意力转向茅山地区的新四军第16旅,企图对之进行“扫荡”,以摧毁苏南抗日根据地。

  11月28日拂晓,日军第15师团调集步、骑、炮兵3000余人,伪军800余人,坦克10余辆,从金坛、薛埠和天王寺等据点出发,采取“铁壁合围”战术,分三路直扑塘马。其时,塘马村正在召开苏南抗日根据地各县党政军干部会议,出席会议的有苏皖区党政机关、第五行政专员公署、茅山行政专员公署、江苏溧阳、溧水、镇句、金坛、宜兴、安徽当涂等县党政机关和茅山保安司令部等共1000余人。而当时驻扎在塘马的战斗部队仅有旅部特务连、第48团第2营及团部特务连等少数作战人员。第16旅所辖的第46、第47团都远离塘马,情势异常危急。苏南党政军领导机关能否安全转移,直接关系着苏南地区能否继续坚持抗日斗争,也将对华中战局产生重大影响。旅长罗忠毅、政委廖海涛果断命令部队进行反击。

  经半小时激战,第48团第2营第4连毙伤日军数十人。第2营营长黄兰弟判断邵笪里是敌主攻方向,在步兵之后,骑兵和坦克定会接踵而来。他随即率第5连向第4连方向增援。20分钟后,百余日军骑兵在机枪火力掩护下向第4连阵地直冲过来。黄营长沉着指挥,率两个连官兵集中火力将敌骑兵打退。

  上午8时许,旅领导在塘马村刘家祠堂召开紧急会议,研判形势并作出部署:第48团第2营在西、团特务连在南、旅部特务连在东北,继续抗击尾随日军,由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王直负责率领旅部及苏南党政机关转移,并从第48团第2营第6连抽调2个排掩护机关撤退。旅长罗忠毅和政委廖海涛谁也不肯先行转移,最终共同留下来指挥部队阻击日军。

  身先士卒,主官牺牲

  11月28日上午9时许,日军集中兵力向塘马东南1.5公里的王家庄进攻。旅部特务连和第48团第2营(欠第6连2个排)集中收拢到王家庄,形成“拳头”猛击并拖住敌人,以掩护机关人员继续向东转移。此时,日军在猛烈炮火的掩护下,多路合击、轮番进攻。第2营第4、5连连长先后牺牲,战士伤亡也非常大。

  这时,日军又一次猛冲上来。旅长罗忠毅振臂高呼:“共产党员、青年团员站出来,同志们,跟敌人拼了!”几十名伤员奋力拿起武器与日军白刃格斗。此时,罗忠毅身边只剩几名战士,战场形势岌岌可危。警卫班班长建议突围,但罗忠毅说,机关还没到达安全地点,必须坚守到天黑。当日军再次进攻时,罗忠毅不幸中弹倒在血泊之中。这更加激起第16旅官兵血战到底的满腔怒火。

  正当战斗激烈进行之时,驻守别桥、绸缪的国民党军却突然撤出其防区,让开了王家庄东南侧翼,致使日军直逼王家庄前沿阵地。第16旅陷入四面被围的境地。政委廖海涛临危不惧,指挥部队继续顽强抗击。突然,一颗子弹击中他的腹部,鲜血瞬间染红了军装。医务人员赶来,发现他的小腹已被打穿,正准备包扎,枪声又起。廖海涛却说:“敌人骑兵上来了,不要管我,大家去战斗!”说着,他用手捂住伤口,继续指挥部队作战。在我军集中火力射击下,敌人的骑兵终于被打退。但廖海涛因流血过多,呼吸更加急促,说话也越来越感到吃力。他紧急让警卫员把第2营营长黄兰弟喊来,忍着剧痛向他交代:“部队由你统一指挥。千万不要忘记党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一定要保证领导机关和后方机关的安全转移。天黑后,你们设法突围,到溧水地区找46团……”话未说完,他便怀着对部队和战友的不舍闭上了双眼。王家庄战斗持续了近6个小时,打退日军10余轮攻击,为苏南党政机关的安全转移争取到了宝贵时间。

  历尽艰险,突出重围

  当时,转移的机关队伍向东疾进,刚过西阳村和陆甲,就遭到甓桥之敌的炮击。日军分两股由甓桥西北出动,向我军侧后迂回。负责掩护的第48团特务连在西阳村掩护阻击,由于地形不利,敌众我寡,连队伤亡较大。后方机关撤到陆甲附近,又遭遇200余名日军袭击。第6连两个排奉命反击,掩护机关继续转移。

  15时许,第2营第6连、团特务连担负掩护任务的官兵,与后方机关在戴家桥、清水渎附近汇合。因东面长荡湖不仅无船可渡,还有日军炮艇巡逻,只好暂时集结于此。戴家桥是个10多户的小村庄,村前有条六七米宽的大河,河上有座桥,只要能守住桥,不让西边尾随而来的敌人过河,坚持到天黑,我党政军领导机关人员就可伺机转移。于是,王直、王胜等召集官兵召开了紧急会议,决定将90余名战斗人员组成一个连,坚守戴家桥。不久,日军向戴家桥进攻。我军官兵拼死抵抗,连续打退敌人3次进攻,致敌伤亡惨重,为下一步突围赢得了时间。

  当晚23时许,我苏南党政军领导机关千余人在旅参谋长王胜、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王直两名同志率领下,从日伪结合部间隙中成功突围,进入金坛、溧阳边黄金山地区,次日晚安全到达溧水县白马桥一带,与第46团会师。塘马战斗,新四军第16旅以牺牲270余名指战员为代价,毙敌500余人,粉碎了日军摧毁第16旅旅部和苏南党政军领导机关的企图,为我党我军保存了一大批骨干力量。

  塘马战斗后,新四军代军长陈毅通电全军:“罗、廖两同志,为我党我军之优秀老干部,为党为革命奋斗10余年,忠实、坚定、勇敢、负责、艰苦缔造苏南根据地,卓著功绩。罗、廖两同志壮烈牺牲,全军一致追悼,昭彰先烈。”原新四军第2支队司令张鼎丞也以《悼罗忠毅、廖海涛同志殉国》一文寄托哀思。新中国成立后,溧阳人民在溧阳县城城西建造了罗、廖墓园,在塘马村东北郊建立了塘马战斗烈士陵园,供后人瞻仰。2009年,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罗忠毅被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秦军)

[ 责编:赵宇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提高粮食生产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 如何理解货币政策的“适度宽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