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以问题为导向纠治作风顽疾
首页> 党建频道> 评论解读 > 正文

以问题为导向纠治作风顽疾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2024-06-21 10:44

  湖南省岳阳县纪委监委聚焦工作台账多、机构牌子多、创建评比多、一票否决责任状多等问题,通过暗访、座谈等强化监督检查,着力提升基层减负的精准性;针对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问题,甘肃省临洮县纪委监委明确提出不得摊派下载、注册、浏览、转发、点赞任务等“八个不得”硬性要求,集中开展清理整治……近期,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问题为标靶,对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紧盯不放,找准症结、动真碰硬,以务实有力举措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而问题就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坚持问题导向,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在工作和实践中就是要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突破,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局,持续擦亮作风建设金色名片,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实践证明,坚持问题导向,既是新时代加强作风建设的成功经验,也是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方法。在新起点上深化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必须坚持用好这一行之有效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把纠治作风顽疾引向深入。

  与其他作风问题一样,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阶段既有共性特征,也有不同的突出表现,必须靶向发力、精准施治。新疆通过问政平台专区征集形式主义问题线索,收集到基层反映强烈的参会范围过大、突击开会等“会风之弊”;辽宁营口从破除整治重复填报材料、工作过度留痕等“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入手,推动做好“数据减负”……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地区特点、行业特征、阶段任务,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广泛搜集干部群众意见,全面检视查找本地区本单位本系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表现,什么问题反映强烈就关注什么,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有的放矢、纵深推进。

  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容不得半点花架子,必须实打实、硬碰硬。新疆乌鲁木齐公开通报某部门发放高龄津贴频繁要求认证且方法单一等“一刀切”形式主义典型案例;云南通报在整改工作中走形式、打折扣的形式主义问题……各地发挥查处通报震慑作用,及时发现一批典型,深入核查、严肃处置,点名道姓通报曝光,通过查处通报一个典型问题,推动解决一类问题。同时,对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共性问题,集中精力开展攻坚战,坚决遏制不正之风滋生蔓延。

  查处不是目的,解决问题、匡正风气才是关键。要把问题整改情况作为检验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成效的重要标尺,推动问题改到位、治到根。一些基层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表现在基层,根子在上面”,必须上下贯通、一体纠治,该哪一级整改,就推动哪一级担起责、带头改。贯通查办案件整篇文章,做实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推动涉案地区和单位找准症结、堵塞漏洞、完善制度,不断健全防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长效机制。(李玉长)

[ 责编:赵宇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阔步迈向网络强国”互联网企业微党课

  • 何以模范 | 北疆文化系列专题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