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官陡门奇袭:深入敌人心脏的袭击
首页> 党建频道> 党史博览 > 正文

官陡门奇袭:深入敌人心脏的袭击

来源:学习时报2024-05-24 10:52

  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游击战争是一般地用袭击的形式表现其进攻的。”1939年1月18日至21日,粟裕亲自指挥新四军第2支队第3团一部,采取秘密和神速的行动,迂回穿插到敌人的心脏地区,出其不意地歼灭了芜湖近郊官陡门据点的敌人,极大地鼓舞了江南人民的抗战信心。

  侦察地形,摸透敌情

  周密的侦察是袭击成功的先决条件。为了有效地消灭敌人,我军使用了一切可能的侦察手段,全面了解敌情、地形等各方面的情况,基本上摸准了敌人的活动规律。

  日军侵占芜湖后,在官陡门街道建立了重要军事据点。根据战前侦察,建筑在河两岸堤埂上的官陡门街道,不到100米长,却派遣了300余名伪军在此驻守。两岸之间,只有大约一米宽的板桥贯通。据点周围修筑了三层铁丝网和其他障碍物,铁丝网内还挖有掩蔽的战壕。官陡门据点周围百余里,全是河网和湖泊,河沟纵横交叉。在这百余里的河网地区,只有两条路可以直达官陡门,说是“直达”其实还需要渡过好几条深不可涉的河流。所以,要潜入据点,就非坐船不可。

  在官陡门周边,日军修建的据点星罗棋布,构筑起犹如棋盘的严密封锁线,是一个极其险要的地方。官陡门据点,恰好就在棋盘中心位置,“和象棋盘中心卒前边的渡河点一样”。潜入据点的途中,必须经过青山、黄池两个敌人据点的中心线。青山、黄池两个据点,像是棋盘上东西两端的两个炮位,在距离官陡门据点50里左右的侧后方,威胁着我们的队伍。这两个据点之间,有一条长约40里的宽阔堤埂,敌人可以从侧后方包抄过来,截断我军的唯一归路。靠近官陡门据点的芜宣铁路沿线,像是棋盘两岸的卒子线,每隔5里就有敌人的据点。街道南八里的永安桥、北十里的年陡门等据点,都有数十敌人驻守。“敌人西南北三面各据点的增援部队,在半点钟以内,可以完全赶到。”此外,附近的敌机也可以迅速飞临上空扫射轰炸,官陡门据点还在敌人的炮兵射程范围之内。所以,官陡门是敌人自认为最安全的地方。敌人自认为安全的地方,正是我们最容易得手的地方,这就是战争的辩证法。

  秘密行动,隐蔽近敌

  隐蔽近敌是袭击成功的关键一环。为了达到攻敌不备、出奇制胜的效果,我军采取了极为巧妙的秘密行动,例如声东击西、忽南忽北、夜间行军等方法,去欺骗和迷惑敌人。

  在侦察清楚敌情和地形之后,我军集中时间作了战斗动员和军事演练。从1939年1月10日开始,我军就在参战部队中进行动员,鼓舞士气和斗志,并围绕提升近战夜战能力,进行了白刃战、河川战、街市战和夜战的演练。1月18日凌晨,为了不被敌人发觉,粟裕亲率部队乘着夜色,冒着细雨行军,徒步走了50里路,到达预定地点隐蔽宿营。19日下午,部队不声不响地上了船,突然向西渡过丹阳湖。翻过堤埂后,部队又改乘船沿水道西进,午夜12时后到达预定地点,此地距离官陡门还有70余里。为了封锁消息,部队必须利用一夜时间赶到目的地。所以,部队要在此地隐蔽集结,等到20日夜继续行军。

  20日下午5时,部队集结出发,乘着天色渐渐变黑,快速行军了30里路左右,到达了黄池和青山两据点中间的亭头镇。为了掩护我军归路安全,担任后卫的部队派出兵力,分向南北逼近敌人的黄池和青山两据点。主力部队继续搜索前进,晚上10时到了大闸,遇到了河流的阻隔。为了不惊动敌人,部队派人在村外找来两只木船,一只仅可乘3人,另一只可乘10人左右。为了加快渡河速度,把船用绳索连起来,两岸用人力牵拉。整个部队渡过河,原先计算起来需要4个小时,但是实际用了不到两个半小时。渡河后,部队急速行军,此时已是21日凌晨2时,离目的地还有十七八里路程。为了避免再次被河流阻隔,粟裕决定部队多绕10里路,从靠近头道桥据点两三里的地方通过。我军指战员冒着严寒,又足足跑了20里路,安全通过了敌人的封锁线。21日凌晨4时,部队赶到了离目的地只有3里的王石桥。我军已深入敌人的心脏地区,而此时的敌人丝毫没有发觉。

  突然进攻,迅速歼敌

  战斗的速决战是袭击成功的重要一环。我军像疾风一样行动迅速,突然出现在敌人面前,发动猛烈攻击,打得敌人措手不及,很快解决了战斗。

  按照作战任务安排,粟裕率领主力过桥,沿扁担河西岸北进,绕向西方,由芜湖方向的道路打过去,另一部沿扁担河东岸北进,完成对官陡门据点的包围。我军突击队在离敌人不到30米的地方,正想拉开据点的障碍物时触响了敌人的警钟。随后,我军就发起了猛烈进攻,“手机枪、花机关、轻机关、驳壳枪一齐开火”,手榴弹爆炸声、冲锋号声令敌人胆战心惊。不到一分钟,攻击部队就冲破了铁丝网。敌人见状四处逃散,伤亡惨重。我攻击部队猛冲猛打,快速冲进街中,顺利夺到木桥,接着冲过河东,攻占了伪军司令部。扁担河东岸北进的部队也冲破了敌人的铁丝网,夹击着敌人的侧背。

  敌人陷入两面夹击的境地,很快就溃不成军。官陡门奇袭,从开始攻击到解决战斗,仅仅用时8分钟左右,连清扫战场总共用时20分钟。我军大获全胜,除了击毙和逃散的敌人,仅是俘敌就有57人,缴获“步枪六七十支,短枪十多支,机关枪四挺,其余手榴弹、子弹、军用品,更不计其数”。官陡门奇袭鼓舞了江南人民抗战的信心,从此,当地流传着这样的民谣:“新四军,是天神,一飞飞到官陡门。黑头鬼子呼呼睡,阎罗殿上已点名。”(汤春松)

[ 责编:赵宇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阔步迈向网络强国”互联网企业微党课

  • 何以模范 | 北疆文化系列专题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