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夜袭麻田岭,八路军“上下夹击”
首页> 党建频道> 党史博览 > 正文

夜袭麻田岭,八路军“上下夹击”

来源:人民政协报2024-04-26 16:06

  1939年10月中旬,侵华日军为了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实施“扫荡”,加紧修建从张家口到涞源之间的公路。为了打击敌人,晋察冀军区命令一分区出动部队,对位于麻田岭地段、正在修路的日伪军实施破袭战。

  接到命令后,一分区立即将特务营和一团三营800多人组成北上支队,于10月19日秘密进至麻田岭。经过侦察发现,驻守在麻田岭的是伪军李守信部一个骑兵营,担任保护山下修路工程队的任务。这伙敌人害怕八路军的袭击,故而把驻地设在麻田岭半山腰上。北上支队经过研究,决定实施“上下夹击”战术——特务营负责攻打驻山脚下筑路队,三营的任务是偷袭麻田岭,消灭伪军骑兵营。为了出其不意打击敌人,部队领导要求三营从陡峭的山岭北面登山,到达山顶后再从南面下到半山腰,直插敌骑兵营驻地的背后发起攻击。

  麻田岭北面山峰陡峭,崎岖险峻且没有路,加上天气寒冷。指战员克服了重重困难,艰难地登上山顶,再从陡坡上小心翼翼地滑下来,天黑后迅速包围了敌人驻地。敌人做梦也没想到八路军会从陡峭的山顶下来,被打得措手不及,很快设在营房外的阵地全部被占领。敌人只得退入坚固的营房,继续负隅顽抗。

  八路军战士随即发起进攻,但由于敌人火力强大,均未奏效。这时,有战士看见敌人丢弃的满地草席子,忽然想到了用火攻的办法,于是把草席打成捆,卷上莜麦秸点着火后将草席扔到房子附近。由于当时正值冬季,山上干燥且风大,大火很快燃烧起来。营房里的敌人无法忍受,只得从门里冲出来。八路军战士早已架好了机枪,对企图突围的敌人进行扫射,不少敌人被击毙,但由于天黑,仍有不少敌人突出包围,向山下逃窜,企图和山下的敌人汇合。他们不知道的是,此时八路军特务营已经击溃敌人的修路工程队,解救出所有民工,并立即向山上发起了佯攻,和三营形成了上下夹击之势。敌人走投无路,一部被歼,大部乖乖举手投降。

  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战斗,北上支队毙伤、俘虏敌人各100多人,缴获机枪10挺,步枪100多支,还有大量的弹药、粮食和马匹。在被解救群众的帮助下,北上支队破坏了刚刚修好的公路后胜利回到根据地。(孟纬)

[ 责编:赵宇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提高粮食生产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 如何理解货币政策的“适度宽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