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期,全国、全市组织部长会议相继召开,为新时代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今年全市组织工作总体要求中提到,“扎实做好理论武装、选贤任能、强基固本、育才聚才各项工作,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北京篇章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选贤任能,如春风化雨,滋润着国家的根基;育才聚才,似星辰大海,汇聚着民族的力量。新时代以来,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各级组织部门要做好人才工作,抓好“引”“育”“用”三个关键环节,奋勇争先、担当作为,全力构建“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环境。
海纳百川“引”,激活“一池春水”。“人材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不栽梧桐树,何引凤凰来?柔性引才。打破“唯学历论”“唯地域论”,研究探索弹性化、柔性化引才方式,弥补领军和尖子人才的短缺,指方向、带队伍培育青年人才力量,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厚植政策引才。要把政策制定和人才服务相结合,在住房、教育、医疗等领域开辟“绿色通道”,制定出台更加“接地气”、符合地方“胃口”的引才政策,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同频共振”。以需求为导向引才。要紧密结合岗位需求、社会需求,立足地方实际需求,转变以往“撒大网”“摊大饼”的引才模式,真正实现精准引才、靶向引才。
多措并举“育”,造就“良材巨匠”。“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培育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长久之计。培养人才要坚持长远眼光,着眼高质量发展全局,大力培养高精尖人才、复合型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树牢“人才不问出处、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重视人才的开发利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各类人才“靶向定制”成长方案,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建设人才选育培养库。做到党政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等多方面人才队伍齐头并进,派专人做好人才库台账动态更新,建立常态化跟踪和全方位培养机制,及时掌握人选成长情况和后续履职表现,建设多多益善的人才“蓄水池”。构筑人才发展平台。要立足地方实际、资源禀赋,使人才工作与地方发展定位、产业特点、经济结构相匹配,让优秀人才有施展抱负的舞台,通过“人才+项目”“人才+产业”“人才+基地”等方式,强化人才对地方、对产业发展的引领服务力度。
不拘一格“用”,做到“人尽其用”。“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引才是方式,育才是过程,用才是人才工作的根本与目的。组织部门要扮演好“伯乐”这一重要角色,让“千里马”在充满梦想和光荣的征程中奋蹄疾行,要依据人才差异扬长避短、用其所长。树立鲜明用人导向。健全人才评价机制,打破“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惯性思维,完善用人标准,发挥好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加强正向激励,充分调动各领域人才的积极性。精准开展知事识人。要注重将能干事、真干事、干实事的人选派到乡村振兴、招商引资等吃劲岗位经风雨、长才干、强本领,按照“以事择人、人事相宜”的原则,让各位“千里马”在广阔的天地中驰骋奔腾,与人民群众一同行稳致远。建立科学的容错纠错机制。以“择天才英才而用之”的情怀,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科学精准实施容错纠错,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积极营造用才良好环境,用出人才之效。(梁莉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