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狼牙山五壮士中的叔侄英烈
首页> 党建频道> 党史博览 > 正文

狼牙山五壮士中的叔侄英烈

来源:学习时报2024-03-15 13:53

  1941年9月,在冀西狼牙山地区,八路军战士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葛振林,为掩护党政机关和群众转移,主动把日、伪军吸引到自己身边,一步步退到悬崖绝壁,据险抵抗。在打完最后一粒子弹后,他们毅然砸枪跳崖。人们称他们为“狼牙山五壮士”。

  ——摘自《中国共产党简史》第93页

  胡福才(1913—1941年)和胡德林(1917—1941年),河北省容城县平王乡郭村人,俩人相差4岁,胡德林叫胡福才叔叔。俩人立志抗日救国,于1938年同时参加八路军。1941年,叔侄俩在狼牙山阻击战中纵身跳崖,壮烈牺牲。

  出生苦难立志参军报家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容城沦陷,日军肆意虐杀手无寸铁的老百姓,整个县城被洗劫一空。胡福才、胡德林与城里的百姓们外逃,开始了颠沛流离的流亡生活。1938年,八路军突然出现在容城附近。胡福才、胡德林听到后立即赶到城外,帮着八路军运弹药、抬伤员、送水送饭。经过一天一夜的奋战,容城终于被八路军攻下,日军弃城而逃。第二天,恰逢晋察冀军区一军分区一团在县城内扩军,叔侄立马前去报名。不久,俩人被分到了新兵连同一个班。他们很快就掌握了各项军事技术,跟着大部队先后转战冀东、冀西,最后被分在了七连二排六班。战斗中他们身手矫健、出生入死、勇猛果敢,多次得到上级的记功嘉奖。

  1940年春天,叔侄俩参与了狼牙山三条环形小道的改造,依据地形构筑了隐蔽工事,开辟掩体和通道,在各险要处设置了障碍,把多个险要关口变成敌人望之却步的要卡,狼牙山成了一座固若金汤的“城池”。这为1941年八路军赢得三次反“扫荡”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加粉碎“铁壁”破“合围”战斗行动。1941年8月,日军调集重兵7万余人,开始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北岳、西平区进行大“扫荡”。9月24日清晨,3500多名日军带领伪军突然从四面八方对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所在地狼牙山进行包抄,对我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进行“梳篦式清剿”。

  为转移两万多的游击队和党政机关人员以及周边村庄的群众,杨成武司令员决定采用“围魏救赵”的战术,以应对日军的“铁壁合围”战术。狼牙山西南的三团和二十团从正面佯攻管头、松山、甘河一带日军,促使日军从狼牙山东北方向调兵增员,一团就可趁机掩护围困的游击队员与群众从狼牙山东北角的碾子台、沙岭子一线拢出来的缺口处突围。当然,还要留下一个小部队以阻击牵制敌人,让敌人误以为自己一直在和八路军主力部队作战,从而把敌人主力牢牢地拖在狼牙山,这个“疑兵”的任务交给了胡福才和胡德林所在的七连。

  9月24日开始,二万余名八路军和群众向计划方向转移。到了黄昏时分,我军西南面担任佯攻的三团和二十团完成任务后,迅速撤出战斗,消失于茫茫大山之中。9月25日拂晓前,转移的队伍已经跳出了狼牙山,“围魏救赵”成功了,“铁壁合围”战术被我军粉碎,而日军仍然以为我军一团主力部队还在山里被他们死死围住。

  天蒙蒙亮,日军正沿着我军为他们设计的路线陆续而来,被六班连夜埋下的炸弹炸死炸伤40余人。出兵受挫,日军大为恼怒,立即调动了飞机向我前沿阵地轰炸。狂轰滥炸后,敌人展开进攻。敌我力量悬殊,不久我军兵力已不足一半,加之很多战士受了伤,七连主力部队必须赶紧撤离前往老君堂、龙王庙的方向。为掩护七连主力撤离,危难之际,胡福才、胡德林所在的六班主动请求留下来与日军继续作战。

  纵身跳崖壮举威震狼牙山。太阳渐渐偏西,随着战斗的推进,子弹和手榴弹已经所剩无几,六班的战士们只能边打边撤。此时,胡德林看到山下“膏药旗”正插在地上,旁边铺展开一块硕大的红布——这是日军在给飞机报信,打算开展山地作战了。果然,过了一会两架飞机开始盘旋于狼牙山的上空进行侦察。如果这时六班选择向老君堂方向撤退,很可能会暴露主力部队和乡亲们的转移方向,后果不堪设想。为了更加有效地迷惑敌人,给主力部队和乡亲们更加充裕的转移时间,5位战士主动放弃了退向老君堂追赶部队的计划,毅然地选择了相反方向的棋盘陀。

  日军又开始疯狂“扫荡”。5位战士筋疲力尽,继续向山上撤离。黄昏时分,他们到达棋盘陀上三面绝壁的小莲花峰。敌人越走越近,战士们子弹很快就悉数用光,便搬起石头砸向敌军。不久后,敌军重整旗鼓、蜂拥而来。班长马宝玉握着腰间的最后一枚手榴弹,拼尽全力朝敌人狠狠地投掷过去。随后,转过身吩咐大家,快上崖!敌人喘着粗气,紧随其后。

  此时,五位勇士的衣服已破烂不堪,胳膊、大腿、脸上都被岩石和树枝划伤,但他们依然忍着剧烈的疼痛,向着小莲花山的崖边艰难地爬着。为了不让敌人拿到武器,马宝玉毅然把枪砸成两截。胡福才、胡德林等握着手中的步枪,即便有万般不舍,但还是把手中的枪砸坏后,扔进了山谷。

  随后,马宝玉高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纵身跳下悬崖。胡福才、胡德林等战士,凝聚起身上最后的力气也跳进了大山深谷,演绎了一曲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英雄壮歌。(胡琳玉)

[ 责编:赵宇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提高粮食生产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 如何理解货币政策的“适度宽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