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萧华诗歌中的昂扬斗志
首页> 党建频道> 党史博览 > 正文

萧华诗歌中的昂扬斗志

来源:学习时报2024-01-12 14:46

  萧华是新中国成立后最年轻的上将,他不仅是一位百战将星,也是一位军中儒将。萧华的诗词充满着坚决革命的斗志、热血报国的意志和奋斗拼搏的壮志。

  “少年有志报神州”

  萧华,原名萧以僔,1916年出生于江西省兴国县潋江镇。从少年时代起,萧华就积极投身革命。1929年4月,毛泽东率领红四军第三纵队来到兴国,萧华参加了由毛泽东主持举办的土地革命干部训练班。同年底,13岁的萧华被推选为共青团兴国县委书记,他跑遍了全县,工作卓有成效,团员由几十人发展到1000多人。1930年初,毛泽东再次到兴国,找来萧华,向他了解兴国共青团的工作。毛泽东见萧华聪明过人,口笔两利,甚为喜爱。毛泽东离开兴国不久,萧华便接到调他去红军工作的通知。

  1933年春,在粉碎敌人第四次“围剿”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局发出开展“扩红”运动的号召,5月上旬红军总政治部提出创建“少共国际师”。8月5日,由一万多名青年组成的少共国际师在江西博生(今宁都)县正式成立,当时指战员平均年龄很小。周恩来从前线调回萧华,年仅17岁的他被任命为少共国际师政委。年龄虽小,志向远大。1934年10月初,少共国际师承担了掩护主力部队转移的任务,在石城保卫战中打得英勇壮烈,弹药打光了,战士们就搬起石头、抡起木棒和敌人死拼,以血肉之躯筑起了钢铁防线。萧华那首《忆少共国际师》彰显着顽强的大无畏精神:“少年有志报神州,一万虎犊带吴钩。浴血闽赣锐无敌,长征路上显身手。”

  “红军不怕远征难”

  长征时期,萧华参加了红一军团在长征中所有重大的军事行动,并始终战斗在最前线。1964年,纪念中央红军长征胜利三十周年筹备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萧华也收到了不少单位的约稿。于是,萧华决定用组诗的形式,对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进行生动的概括。经过几番慎重思考后,他初步确定了用“三七句、四八开”的格式创作行组诗,即一诗一韵,每段诗用4个三字句,8个七字句,共2段68个字。内容安排方面,他选取了长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12个典型事件。病中的萧华忘我地投入写作之中,历时半年,倾注了他巨大心血和情感的组诗终于完成修改定稿,并以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中的第一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为总题目。1965年《解放军歌曲》将此诗前10小节略做修改,以《长征组歌》为题发表,同年“八一”建军节《长征组歌》在北京演出。之后,《长征组歌》陆续到广大基层、部队进行巡回演出,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激励鼓舞了几代人。

  《长征组歌》这部红色史诗讴歌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如长征出发时萧华在《告别》中写道:“乌云遮天难持久,红日永远放光芒。革命一定要胜利,敌人终将被埋葬。”充分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必胜的决心。《进遵义》写道:“遵义会议放光辉,全党全军齐欢庆。万众欢呼毛主席,工农踊跃当红军。英明领袖来掌舵,革命磅礴向前进。”指出了遵义会议在党的历史乃至中国革命历史中的作用,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表现出我们党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入云南》写道:“横断山,路难行。敌重兵,压黔境。战士双脚走天下,声东击西出奇兵。”生动再现了四渡赤水的战斗场景,体现了毛泽东审时度势、用兵如神的雄韬伟略。《飞越大渡河》写道“水湍急,山峭耸,雄关险,豺狼凶。健儿巧渡金沙江,兄弟民族夹道迎。”记载着刘伯承和小叶丹“歃血结盟”的故事,展示了党和红军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同甘苦、共患难,团结一心战胜艰难险阻的精神。这首诗后半部分“安顺场畔孤舟勇,踩波踏浪歼敌人。昼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猛追夺泸定。铁索桥上威风显,勇士万代留英名。”描绘了红军从强渡大渡河到飞夺泸定桥时所展现出的绝处逢生的生存能力和战斗力,将红军不畏牺牲,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革命的顽强斗志跃然于纸上。《过雪山草地》写道:“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愈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书写了红军将士征服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越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在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以钢铁般的意志和超人毅力,演绎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战争奇观。《大会师》写道:“红旗飘,军号响,战马吼,歌声亮。铁流两万五千里,红军威名天下扬。三支劲旅大会师,日寇胆破蒋魂丧。军也乐来民也乐,万水千山齐歌唱,歌唱领袖毛主席,歌唱伟大共产党。”展示出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的欢庆场面,赞颂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在历经千难万苦、战胜千难万险之后,终于取得长征的胜利,书写了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铸就了穿越时空的巍峨丰碑。

  “南征北战,饱尝风霜”

  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后,萧华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部副主任,参加了名震中外的平型关大捷。萧华每天在各连队做战前动员,战士们抗战激情十分高涨,一一五师在山西灵丘平型关战斗中首战告捷,战后萧华有感而发“雄师怒气冲霄汉,挥戈平型斩板垣。长城磅礴军威壮,誓扫倭奴山河还”,这首诗将八路军将士杀敌报国的爱国意志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形象地展示了出来。抗战胜利后,党中央决定从山东抽调部队进军东北,指令萧华统一指挥。萧华严格遵从党中央决定,精心指挥数万部队冲破惊涛骇浪,克服重重困难,顺利到达东北,开辟了辽东根据地。面对新战场、新任务,萧华写出诗句:“雄师挥戈别蓬莱,飞舟劈波斩巨浪。关东净洗亡国耻,扬眉吐气庆解放。松江揩泪起歌舞,白山昂首笑东洋。”抒发了他对辽东根据地开辟成功而发自内心的喜悦之情。

  新中国成立后,萧华致力于继承和发扬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加强军队政治工作,参与领导制定了1954年颁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草案)》,奠定了我国现代国防和军队建设特别是政治工作的基础。1975年,萧华再担重任,撰写了许多新时期部队建设的著述。他还情系西北的经济建设,多次到山乡草原实地考查,提出了许多开发西北的重要建议,为建设祖国的大西北,为巩固、保卫边疆,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萧华一生对党、对人民、对革命事业都忠心耿耿。1984年萧华将军作诗《老战士之歌》:“南征北战,饱尝风霜。青春献给民族的解放,壮年织进祖国的锦绣新装。老骥奋发,雄心激荡。四化征程搏风击浪,余辉焕发同样是满天霞光。”这首诗恰似他光辉一生的写照,充满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昂扬斗志。(张磊)

[ 责编:赵宇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全方位推进安全韧性社区建设

  • 推动企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