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解放军胶东部队勇夺岞山站
首页> 党建频道> 党史博览 > 正文

解放军胶东部队勇夺岞山站

来源:人民政协报2023-11-20 16:29

  作者:徐轶

  1947年1月中旬,国民党军制订了所谓“鲁南会战”计划,企图消灭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主力,全部占领华东解放区。解放军华东野战军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精神,以2个纵队在南线临沂附近阻击南线国民党军;以地方武装在兖州以西造成主力西进假象;以5个纵队迅速秘密北上会同由胶济线南下的2个纵队,于2月20日至23日将南下的国民党军第二绥靖区指挥所及2个军共7个师5.6万余人围歼于莱芜地区,取得莱芜战役的胜利,并乘胜收复13座城市。

  莱芜战役期间,解放军胶东军区部队积极开展攻势,牵制胶济铁路沿线和鲁南的国民党军。莱芜战役后,解放军胶东军区部队根据华野司令部的部署,向控制胶济铁路交通枢纽岞山火车站的敌人发起攻势。

  当时,岞山站国民党守军拥有“全美械装备”,并以岞山站为核心,修筑了子母堡、梅花桩、鹿砦、陷阱、壕沟等工事,可谓易守难攻。

  2月28日,解放军进抵岞山站,并用炮火对敌人工事实施打击。17时,解放军向盘踞于岞山站的敌人发起攻击,迅速突破外围工事。20时,国民党军派铁甲列车赶来救援被围守敌。由于解放军早已对铁轨实施了爆破,致使敌人的铁甲列车不能前进,上面的敌人凭借坚固的装甲,以远程炮火向解放军射击。解放军战士在黑夜的掩护下,继续对铁轨发起爆破,先将敌人铁甲列车的退路截断,继而利用敌人武器的射击死角冲上去,将手榴弹塞进车内,很快将敌人全部消灭。

  经彻夜激战,车站守敌阵地被解放军分割为数个部分,有线通信也被切断。解放军派出多支突击部队,从东北、东南、正南等方向突破敌前沿阵地。至3月1日拂晓,全歼车站附近惺惺山和岞山上的守敌,并肃清了岞山站外围所有据点,迅速将守敌压缩于车站的西北角。又经过激战,解放军再歼敌一部,并将火炮推进至岞山站东百余米处,用炮火对车站内的核心工事进行猛烈轰击,连续摧毁敌人的地堡,并击毁车站东门。在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残敌抵抗意志濒于瓦解。13时,守敌举起白旗投降。

  此战,解放军胶东部队歼敌2100余人,缴获长短枪840余支、轻机枪47挺、重机枪6挺、炮9门。战后,困守于胶县城内的国民党军分路逃窜,解放军乘胜收复昌邑、高密、胶县,重新占领胶济铁路东段200余里,国民党军勉强通车后仅维持了4个月的胶济铁路再次被拦腰截断。(徐轶)

[ 责编:赵宇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 依靠技术攻关和要素配置推进农业现代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