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精神的力量】焦桐树下的兰考蝶变
首页> 党建频道> 独家报道 > 正文

【精神的力量】焦桐树下的兰考蝶变

来源:光明网-党建频道2023-11-06 13:51

  光明网讯(记者王晓秋)在河南兰考县焦裕禄干部学院正门前,一株高大粗壮的落叶乔木旁总是围满了前来瞻仰的人——这棵由焦裕禄亲手栽下的泡桐树,历经50多年风雨,早已华盖如云、参天高耸。顽强的生命力正如焦裕禄精神永驻,让人永远铭记那段他带领兰考人民防风固沙、同艰苦自然环境抗争的奋斗历程。

  在兰考,泡桐树被亲切地称作“焦桐”,是兰考人的精神图腾。“焦桐”也是制作民族乐器的上等材料。在打赢脱贫攻坚战、迈向乡村振兴的奋进道路上,“焦桐”作为产业的原动力、致富的主抓手,让兰考逐渐成为驰名中外的中国民族乐器之乡。

【精神的力量】焦桐树下的兰考蝶变

  王晓秋摄

  “三害”是兰考始终绕不过的苦难记忆,其中尤以风沙肆虐最为严重。为了挡风压沙,时任兰考县委书记的焦裕禄带领干部群众苦寻治沙之道,“广植泡桐”成了治沙的良方。从1963年春最初的50亩地开始,泡桐树在兰考生根发芽,为久居黄河盐碱地的群众筑起片片绿洲。其中,徐场村更是成为远近闻名的乐器村,村里开了家庭作坊,产品远销海内外。

  2017年3月,河南省人民政府扶贫办宣布兰考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兰考成为河南贫困退出机制建立后,首个“摘帽”的贫困县。在这段波澜壮阔的脱贫史诗中,“乐器脱贫”成为兰考实践中的一抹亮色。为了打造县域乐器品牌,2018年3月,由兰考县政府投资打造的兰考焦桐乐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专门生产古琴、古筝,旨在打造“焦桐”“一棵树”等品牌,传承优秀传统制作工艺,推广兰考民族乐器拳头品牌。就连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里,也响起过由兰考桐木乐器奏响的华美乐章。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解决兰考乐器的销路问题,徐场村“两委”积极对接县商务局,帮助村里大力发展数字电商,让民族乐器插上“电商”的翅膀,飞向千家万户。积极引导村内年轻群体从事电商直播行业,培育村内新型电商销售人才。同时,部分乐器作坊还开设了网店,每天下午快递员会到村内将民族乐器寄往全国各地,村民足不出村就实现了民族乐器的生产销售,徐场的交通也助推了徐场的产业。

  徐场村按照“乐器工业、乐器文化、乐器旅游”三位一体思路融合发展。以产业为基础,融入乐器文化元素,开发乐器文化活动和旅游衍生品,将村内农户闲置院落改造提升,打造“音乐培训+互动体验”古色古香功能小院。

  可以说,民族乐器在兰考县和徐场村不仅仅是特色主导产业,还是传承焦裕禄精神的寄托、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载体。

[ 责编:李澍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提高粮食生产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 如何理解货币政策的“适度宽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