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血战京畿山:他举起最后一颗手雷扑向敌群
首页> 党建频道> 党史博览 > 正文

血战京畿山:他举起最后一颗手雷扑向敌群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3-08-23 16:38

  作者:赵大志

  1952年7月初的一天,志愿军第12军副军长李德生冒着敌人冷枪冷炮的危险,来到第35师第104团前沿阵地。战壕里,他举着望远镜,一言不发地望着座首洞南偏东的无名高地,随即,向第104团第4连连长屈海群下达拿下这座山头的命令。

  座首洞南偏东的无名高地(编号为541,“联合国军”称之为“京畿山”或“首都高地”),位于敌主阵地(编号为525)的东北侧,是主阵地向东北延伸的一条狭长山梁,长400余米,与第104团阵地隔沟相望,相距600余米。541高地东面有一条南北向公路,是敌人供应和增援的主要通道。该高地为敌主阵地之屏障,也是敌比较突出的阵地,如为我所控制,可以直接威胁敌之防御纵深。驻守541、525高地的是南朝鲜军“京畿师”(又名首都师)第26团第3营,因此541高地又名“京畿山”。

  10日,为全歼541高地守敌,第104团组织第2营和第4连干部进行现地勘察,研究敌情,明确任务。第4连根据上级意图,决心以一个加强排(第1排及第8班)执行进攻541阵地的作战任务。

  第4连在受领任务后反复侦察敌情、地形,并在前沿设置观察哨。同时,第4连充分发扬军事民主,干部、战士积极参加修订作战方案,进行作战演习,并在演习中研究修改作战方案。针对敌人阵前密布的地雷,全连组织学习排雷方法;连里还多次组织小分队夜摸敌阵,不但熟悉了地形,而且排除不少敌人布设的地雷。

  当时正值雨季,为了防止山陡路滑,每人还打了一双防滑草鞋。野战救护所就开设在第4连坚守的主阵地山下。运输队、担架队潜伏在齐人深的交通沟里,随时待命。为了加强步炮协同,副团长任保裕将配属的30余门火炮,调到第4连进攻方向,形成局部优势火力。

  8月5日凌晨3点,暴雨如注,狂风大作,连长屈海群带着突击队在雨中出发了。暴雨中,第4连突击队潜伏在敌人阵地前。

  直至下午,雨才渐渐变小,山谷中飘起了雾霭。突然,一发信号弹升上天空。我军山炮、野炮和迫击炮同时开火,炮弹像密集的阵雨,落在对面敌占的狭长山头上。持续两天两夜的京畿山血战,由此揭开序幕。

  19点13分,夜空中又升起一枚信号弹。我志愿军炮火向敌军阵地后延伸。敌人还没反应过来,第4连突击队就发起攻击,不到4分钟就占领了敌阵地,全歼守敌一个班,俘敌4人。

  6日5时,敌一个班至一个排以上兵力向我反扑9次,均被击退。此时,第4连第3排副排长杨春增带领第9班接替第3班的防御。拂晓,敌人以猛烈火力对541高地进行轰炸。战至下午3时,阵地上战友相继牺牲,只剩下杨春增和卫生员牟元礼。杨春增忍着伤痛,加紧整修工事,收集零散弹药。当百余名敌军在炮火支援下再次发起冲击时,杨春增、牟元礼两人分头抗击,战至弹尽,十余名敌人冲上了阵地。在此危急时刻,杨春增吩咐卫生员牟元礼到后面联络部队,自己毅然举起最后一颗手雷扑向敌群,与敌同归于尽。

  战后,第4连荣立集体一等功,志愿军领导机关给杨春增追记特等功,追授其“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并追认他为模范共产党员;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南朝鲜军首都师受到沉重打击,尤其是第26团和第1团,完全丧失战斗力,因此不得不将防守541高地的任务交给南朝鲜军第3师。“京畿师”无力继续防守“京畿山”,被迫紧缩在东起690.1高地、西至栗洞东山之间的狭窄地带。(赵大志)

[ 责编:赵宇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提高粮食生产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 如何理解货币政策的“适度宽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