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党建频道> 党建动态> 地方党建 > 正文

党建有力度 旧改加速度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3-05-26 14:47

  前不久,记者来到位于上海市普陀区长寿路街道的普陀一村。居民陈礼慧正在自家小屋里,想把搬剩的东西再收拾收拾。同行的普雄路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张婧拉住她说:“新房里,有些旧东西未必好用,不要啥都舍不得。”

  建于1958年的普陀一村,在今年迎来旧改征收。3月31日,涉改的323户居民签约率达到100%,提前3天完成征收目标。此时,距旧改征收签约启动还不到一个月。推进速度何以这样快?张婧说,靠的是四个字:党建引领。

  搭建桥梁,临时党支部建在项目上

  “十几个平方米,就是一户人家,一住几十年。”2011年至今,张婧一直在普雄居民区工作。这里地处上海中心城区,周围高楼大厦一幢幢拔地而起,普雄居民区却仍是红屋顶、老虎窗,几无变化,居民们都在盼着旧改征收。

  2000年之后,“政府要征收”的消息不知在居民间传了多少次。终于到2021年,普陀区政府有关部门公布了普陀一村征收的相关征求意见稿。

  久盼的旧改真的来了,张婧却发现,有些居民“怕旧改”“怨旧改”。有居民在网上发帖反对,也有居民联合对属地政府提起了行政复议,核心诉求是对被征收房屋换算系数的认定不满意。

  负责旧改征收的相关部门对这些情况早有预料。征收签约工作还未启动,普陀区房管局、长寿路街道、西部集团等相关方就携手建起了一个临时党支部,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的就是和居民最熟悉的张婧。

  张婧说,临时党支部建在项目上。通过党员亮身份、签订党员承诺书等方式,将不同单位工作人员“拧成一股绳”,在职能部门和居民之间搭建起沟通桥梁。

  居民倪永清是老党员,研读一系列有关旧改的文件后,他认为征收方案完全是按照有关政策来的。居民们聚在一起聊旧改,每有传言,倪永清都要引导大伙追问几个问题,先判断传言是真是假,再对照征收方案看是不是吃亏。

  “临时党支部每周开例会,碰到问题一起商量。”普陀区房管局局长张军说,居民对政策有任何不理解、不清楚,都可以直接通过支部党员沟通询问、反映表达。

  在临时党支部等多方合力工作下,居民们对方案越来越了解,质疑声渐渐变小。2022年1月,《普陀区人民政府房屋征收决定(普雄路拓宽)》在政府官网亮相,涉及普陀一村居住房屋323产、非居住房屋4产,面积9000余平方米,在册人口1182人。今年年初,普陀一村涉改地块的征收正式全面启动。

  网格党建,发动200多名志愿者敲门入户

  2月11日,普陀一村征收项目迎来首个重要节点。当天上午要举行项目地块的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评选,以及选房签约顺序抽签。

  “旧改征收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每一个重要步骤都需要居民参与和认可。”张婧说,在硬性条件上,法律法规在征求征收意愿、选择评估机构等方面规定了居民参与率。

  上午8时30分,天空下着小雨,不少居民早早就赶到现场。在工作人员引导下,居民凭有效证件仔细填写意愿、依次排队进入等候区域。居民胡三梅注意到,来的居民虽然很多,但还是有些没到现场。

  胡三梅是这次旧改征收工作的志愿者。她发现一户邻居背着手在小区门口观望,就问他为啥不去。他“哼”一声说:“这么早签约,想得美!”胡三梅笑着向他解释:“这不是签约,是选评估机构。你要不去选,怎么知道哪家评估机构好呢?”邻居一听赶紧回家和妻子商量,夫妻俩急匆匆赶到现场去投票。

  长寿路街道党工委书记王远华介绍,根据征收地块的功能,街道通过网格党建分片包干、成片推进,组建了一支包括党员、楼组长、社区居民等超200人的志愿者队伍。

  志愿者走街串巷、敲门入户,一起化解矛盾、协调关系。正是靠着志愿者的踊跃参与和积极发动,2月11日这场评选和抽签,居民参与率达90%以上,远超法定要求。

  凝聚合力,解决好居民最迫切的急难愁盼问题

  在普陀一村征收项目指挥部,两台智能查询机器摆放在入口处。点击按钮,每户的评估价格、补偿方案都可查询。“在摸清房屋的权属、用途、面积的基础上,首先要坚持‘一碗水端平’。”张婧说,“同时,还要为每户居民解决最迫切的急难愁盼问题。”

  3月4日,普陀一村涉改房屋正式启动补偿协议的签约。随之而来的,是如何确保全过程公开、公平、公正?如何处理好一些家庭的特殊情况?

  党建引领凝聚各方合力。在临时党支部指挥协调下,区房管局牵头组织实施、制订方案、研判个案,让老百姓签得安心;长寿路街道联合疏导组、律师及第三方公信人员纷纷入驻基地,多方调解,让老百姓签得舒心;西部集团和征收事务所则悉心解释政策,提出多套“量身定制”的方案以供选择,让老百姓签得放心。

  最后签约的几户中,有失独家庭、有烈属家庭……针对这些特别困难的家庭,各部门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提供帮助。符合条件适合申请经适房的家庭,由区房管局牵头搭建平台推进申请工作;家庭成员有重大疾病且符合相关政策条件的,有关部门也会做好托底保障。

  “将心比心,对居民的实际困难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换来的是他们的理解。”张婧说,“我们希望每一户居民都高高兴兴地参加旧改、迎接新生活。”(记者 巨云鹏)

[ 责编:赵宇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把文艺创造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

  • 提升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质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