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党建频道> 党史博览 > 正文

走进焦裕禄的精神世界

来源:学习时报2023-05-25 15:36

  作者:魏建平

  焦裕禄同志在兰考一共工作了475天,但是这475天,焦裕禄同志一直在风里、在雨里、在沙窝里、在激流里、在老百姓中间……焦裕禄同志亲自到最困难的地方蹲点调研,发现和培育了韩村的精神、秦寨的决心、赵垛楼的干劲、双杨树的道路、坝子的风格五个先进典型,抓典型树样板,迅速掀起治“三害”高潮。在兰考,焦裕禄同志积劳成疾,患上了严重的肝病。475天,焦裕禄同志用自己的生命给兰考人民换来了新生的希望。我多次赴兰考参观焦裕禄纪念馆,瞻仰焦裕禄同志事迹,但每一次都是心灵洗礼,每一次都陷入久久的沉思——那一幕幕场景、一件件实物、一张张珍贵的历史图片已经穿越时空,超越具象,成为永恒的精神丰碑。

  2023年2月28日,我到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参加第53期中青班培训报到。甫一下楼,焦裕禄同志的半身塑像便耸立于眼前,让我肃然起敬。脑海里像过电影一样回放着当年焦裕禄同志带领兰考人民战风沙、斗内涝、治盐碱的感人画面:在漫天风雪中,焦裕禄同志忍着肝痛走村串户、访贫问苦,给群众送去救济粮款,安排做好雪天“六项工作”;在洪水暴发时,焦裕禄同志抱病察看灾情,观看洪水流势和变化,绘制排涝泄洪图;在风沙肆虐时,焦裕禄同志带头下去查风口、探流沙,掌握风沙规律;在群众最困难、最需要帮助时,焦裕禄同志动员共产党员出现在群众面前,为群众送去关心和温暖;在卧病在床时,焦裕禄同志仍然嘱托家人“死后把我埋在沙堆上,活着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每每想到这些情景,都忍不住热泪盈眶。回到宿舍,心情依然不能平息。我又重温了穆青同志当年的报道,从焦裕禄同志的工资单、自行车、旧藤椅再次走进焦裕禄同志的精神世界。

  焦裕禄同志的工资单:饱含着他一心为民的公仆心。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普通工人一个月工资只有40多元钱,一斤猪肉才几毛钱。焦裕禄同志因级别比较高,一个月工资有130多元钱。尽管领着这样的“高工资”,焦裕禄同志去世时,除了常年佩戴的手表外,没能给家人留下什么物质遗产。焦裕禄同志的一条被子上有42个补丁,褥子上有36个补丁,同志们劝他换床新的,他说:“我的被子破了,是需要换新的,但应该看到,灾区的群众比我更需要。其实,我这就很好,比我要饭时披着麻包片,住在房檐底下避雪强多啦!”焦裕禄同志的衣、帽、鞋、袜都是拆洗很多次,补了又补,缝了又缝的。但是,焦裕禄同志赴任兰考第一天,在冷清破败的街道上被饥饿的孩子们围追时,他将自己的全部食物分给了孩子们;当林场的老场长因粮食不够、长期缺乏营养得了水肿病,但仍坚持在治沙工作一线,将自己的生命献给了兰考时,焦裕禄同志哭出声来。由此我又想到了在洛阳工作时参观焦裕禄同志事迹展览馆看到的一个细节:洛阳矿山机械厂工人刘辅臣妻子生了小孩,想喝点小米稀饭,焦裕禄把家中仅有的2斤小米送到了他们家中……焦裕禄同志就是这样一个人: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

  焦裕禄同志的自行车:传承了我们党调查研究的“传家宝”。焦裕禄同志从到兰考第二天起,就蹬着一辆破旧的“二八”自行车,深入田间地头、乡村农户开展调查研究:追沙,他一直追到沙落地;查水,他又是查到水归槽。焦裕禄同志不顾重病缠身,忍受着严重疾病的折磨,跑遍了120多个大队,跋涉5000余里,终于摸清了兰考“三害”底细,全县大小风口84个,一个一个查清,编了号;大小沙丘1600多个,也一个个经过丈量,绘了图;全县的各条河流,淤塞的河渠,阻水的路基,涵闸……也调查得清清楚楚,绘成了详细的排涝泄洪图。正是在大规模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县委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改造兰考大自然的规划,一场群众性的除“三害”斗争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焦裕禄同志治“三害”的过程,就是扑下身子调查研究、求真务实、科学施策、真抓实干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态度和脚踏实地的求实精神。

  焦裕禄同志的旧藤椅:彰显了他顽强斗争的精气神。困难最能考验人、锻炼人、成就人。面对兰考风沙、盐碱、内涝灾害严重的情况,焦裕禄同志对县委的同志说:“兰考是灾区,穷,困难多。但灾区有个好处,它能锻炼人的革命意志,培养人的革命品格。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风沙最大的时候,他带头去查风口,探流沙;大雨瓢泼的时候,他带头蹚着齐腰深的洪水察看洪水流势;风雪铺天盖地的时候,他率领干部访贫问苦,登门为群众送救济粮款。他经常钻进农民的草庵、牛棚,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他把群众同自然灾害斗争的宝贵经验,一点一滴地集中起来,成为全县人民的共同财富,成为全县人民战胜灾害的有力武器。在与“三害”斗争的过程中,他的肝病越来越严重,有时肝病发作疼痛难忍时,就用一个硬东西一头顶着椅子,一头顶住肝部,天长日久,他坐的藤椅被顶出一个大窟窿。这是需要何等的意志和勇气!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不怕任务艰巨、不怕责任重大,敢于克难制胜,敢于在困难面前逞英雄,成为焦裕禄同志留给我们的重要财富。

  焦裕禄同志的“十不准”:体现了他清廉朴素的纯洁性。焦裕禄同志以崇高的党性情怀,为党的作风建设确立了一个标尺、一个高度。焦裕禄同志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他长期有病,家里人口又多,生活比较困难,可是他坚决拒绝给他救济。他说:“兰考,是个重灾县,人民的生产、生活都很困难,我们应该首先想到他们。要把这些钱用到改变兰考面貌的伟大事业上去,用到改善兰考人民的生活上去。”县救灾办看到焦裕禄同志穿的棉袄实在破得不成样子,悄悄给他拨了3斤救济棉花,当女儿拿着棉花票高兴地嚷着要给爸爸做新棉袄时,焦裕禄同志疼爱地对孩子说,这些棉花是国家用来救济灾民的,公家的便宜不能占;大女儿焦守凤初中毕业后想到县机关当打字员,焦裕禄同志则要求女儿到一线去参加劳动,最终焦守凤去供销社咸菜厂当了腌咸菜的工人;当得知大儿子没有戏票去看戏后,焦裕禄同志十分生气,当即把一家人叫来“训”一遍,命令孩子立即把票钱如数送给戏院。后来,焦裕禄同志又专门起草了一个《干部十不准》文件,规定任何干部不准特殊化。为了在孩子的心里打下劳动光荣的烙印,焦裕禄同志经常带着孩子们在收获过的大田里拾麦穗、复收红薯和花生,然后全部交到生产队。焦裕禄同志优良的家教塑造了良好的家风,也给兰考全县党员干部树立了榜样。

  最后,谨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表达对焦裕禄精神的崇敬和做焦裕禄式好党员好干部的笃定信念。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魏建平)

[ 责编:赵宇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把文艺创造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

  • 提升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质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