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党建频道> 党史博览 > 正文

袁家沟口歼灭战

来源:中国军网2023-05-17 15:09

  作者:蒲元、刘华

  1935年4月20日,蒋介石调集30多个团的兵力,统由“西安绥靖公署”主任杨虎城指挥,限令在3个月内将鄂豫陕边地区的红军全部消灭。此时,红25军主力只有3700多人,敌我实力悬殊,中共鄂豫陕省委决定采取“诱敌深入、先拖后打”的方针,寻机歼敌一两个师(旅),以运动战和游击战相结合,打破敌人的“围剿”。

  6月初,红25军由湖北郧西出发向北进军,与南下之敌相向而行,经陕西商县(今商洛市商州区)直插至敌第67军背后。此举完全打乱了敌军计划,迫使其原本向东南的进攻改而向北。由于各路敌军密集,歼敌一时难以实现,红25军遂果断掉头,大踏步转向东南外线。16日,红25军以手枪团化装成敌第44师的部队,攻克了位于商县东南160多公里的河南淅川荆紫关。荆紫关为豫陕鄂三省边界要地,敌第44师的后方临时补给站在此囤有大量军需物资,民谣曰“打开荆紫关,白布堆成山”。

  17日,红25军由荆紫关出发,避开敌人的堵击急速西进,诱敌深入至根据地中心区山阳小河口、袁家沟口一带,争取待机歼其一部。

  25日,红25军到达根据地边沿的黑山街,敌警备第1旅尾随而至。红25军决定以伏击战法消灭该旅。以小部队与敌接触后,红军退至袁家沟口、桃园岭一带。这是一条长约5公里的深沟,两侧高山陡峭,沟底小路沿着一条小河蜿蜒而行,便于设伏。红25军领导当即决定以这里为战场,伏击敌人。

  7月1日,敌警备第1旅追至袁家沟口附近。红25军令第223团占领袁家沟口北面一线高地;第225团2个营占领袁家沟口西南的东沟、李家沟南侧高地,另1个营占领桃园岭堵击敌人;第3、第4路游击师在袁家沟口以南高地控制沟口,断敌退路,担任警戒任务。

  2日拂晓,红25军趁敌军在袁家沟口村西头集合之际,突然发起攻击;激战至午后,全歼敌军,毙伤300余人,俘旅长以下1400余人,缴获轻重机枪40挺、长短枪1600余支,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鄂豫陕边革命根据地的第二次“围剿”。(蒲元、刘华)

[ 责编:赵宇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把文艺创造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

  • 提升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质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