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走近假肢安装师 他们为残疾人“修复”人生,“修补”信心
首页> 党建频道> 综合报道 > 正文

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走近假肢安装师 他们为残疾人“修复”人生,“修补”信心

来源:新华日报2023-05-17 15:06

  每年五月第三个星期日是全国助残日,这一天提醒人们关爱残疾人朋友,关注残疾人事业。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毕生事业就是在幕后默默成为残疾人的“手”和“脚”,为那些“折翼”的人重新插上“翅膀”,完整他们的身体,也完整他们的心。

  精确到毫米的量身定做

  福建路20号,江苏省伤残人康复中心所在地。这座经历了半个多世纪风风雨雨的小楼承载了很多希望,数不清的残疾人坐着轮椅进来,最后重新站起来、走出大门。

  为一个残疾人安装假肢的流程很复杂,从门诊接待开始,就要把病人的年龄、性别、体重、活动等级、残肢情况、肌肉压缩量全都考虑在内。

  石膏取模、浇注、修型、制作接受腔、对线组装、调整,假肢因人而异,是完全个体化的,在假肢制作的全部环节,几乎全依赖制作者的“手上功夫”。“这和做一双鞋子不同,使用者找到对应号码即可,对残疾人来说假肢哪怕有一毫米的不合适,都有着巨大的不同。”假肢安装师张伟智说。

  张伟智是这一行里的传奇人物,也是全国该行业里第一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在挂着“张伟智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办公室中休息。

  1980年还在读高中的张伟智顶父亲的班进了厂,在懵懵懂懂中成为了一名假肢安装师。上世纪80年代初期,现代假肢刚刚引进中国,还没能投入生产,厂里的老师傅先出去学习,回来再把翻译好的国外资料带给徒弟,一起钻研。

  学医学基础知识,了解人体骨骼、肌肉、神经分布;了解材料、工艺、技术……“是事故伤还是因病截肢,不同的断肢对假肢的要求也不同,患者有没有其他疾病,生活习惯如何,都要考虑在内。”

  这么多年来在张伟智的帮助下,几千名残疾人重新拥有行走的能力,很多人也变成了朋友。几乎每个人站起来离开的时候都对他千恩万谢,张伟智却大手一挥告诉记者:“他们不应该谢我,这只是我的工作,我就是为他们服务的。”他也经常感慨,只要能为残疾人制作合适的假肢,看着他们再重新站起来,这已经是他职业最大的价值。

  从师徒制到专业化

  在康复训练室,“全国技术能手”任定卫和同事正在帮助一位失去左腿的男士调整假肢。看起来,有着一条金属腿的患者走路的姿势、速度和正常人并没有什么不同。技师蹲在地上,指导患者在训练室一圈一圈行走,不断询问着:“现在感觉怎么样?是不是感觉轻松一些?再走快点试试……”根据患者的反馈进行更加精细的调整。

  从1998年工作到现在,任定卫就这样日复一日地盯着一位位患者的腿,看着他们从站起来到走起来,一步一步走回到正常的生活,也走向全新的生活。而他也从一位年轻的技师,变成了单位年轻人口中的“任大师”,也获民政部批准拥有了带有自己名字的大师工作室。

  假肢行业的变化也正在发生。

  传统假肢一般用铝骨架、皮带等制成,分为钳工、皮工、焊接等各类不同的工种,不同工种的工人拿到的只有制作数据,没有对使用者有直观感知,也就很难设身处地为残疾人使用舒适度考虑。而现在,除了假肢制作材料的不断升级,更多的科技手段也被运用在假肢矫形领域,例如可以利用软件实现动态捕捉,视频分析步态,用生物力学的知识帮助患者设计最合适的假肢。

  新鲜的不只有技术,还有年轻的团队,新来的年轻人有着更加系统前沿的理论知识,“假肢安装已经从早些年手把手的师带徒模式,逐渐变成了一门医工结合的学科。学生在校期间不仅会学习康复医学、临床学、外科学,还会学习物理、运动生物力学、机械原理等,孩子们缺少的只是实践经验和与患者沟通的技巧。”任定卫说,“行业发展的专业化意味着未来对于残疾人的关怀也会更加全面和科学,在冬残奥会上大家应该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专业的运动假肢也能让残疾人感受运动的魅力,这背后离不开假肢矫形行业的发展。”

  重拾信心的第一站

  在任定卫看来,患者从医院出院只是完成了治疗,但回归社会的第一站其实是从康复中心开始。康复中心就像希望的“始发站”,在让患者能够重新站起来的同时,让他们的信心也“站起来”。

  “制作和安装假肢只是第一步,最重要的是教会患者如何适应假肢、控制假肢。不同的材质有不同的特点,比如气压膝关节,由于缺少支撑,上下楼的时候会比较容易出现跪倒的情况。”任定卫说,“所以我们要帮助患者和假肢进行磨合,直到他们能达到正常人90%的活动能力,能够解放双手,生活自理,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中。”

  在采访中,这些安装师都不免提到这份职业对自己的影响。任定卫记得,曾经有一个刚上初中的小女孩,手术后双臂产生了一些畸形,他花费了很长时间帮小女孩做了一个特殊的假肢,帮助她回到学校回归正常生活。现在小女孩已经考上了大学,成绩特别优秀。“每次遇见这样的患者我都会觉得格外受鼓舞,也对健康有了更深的体悟。”

  该中心生产采购部部长万小军曾接待过一个来自常州的小女孩,她因为骨肉瘤一侧腿高位截肢。当时看到这个家庭已经为了孩子的病拿出全部积蓄,他说了很残忍但很现实的话,劝说家长等等再为孩子安装假肢。“因为这类疾病术后很容易复发或转移,导致生命危险。”好在两年间孩子情况平稳,去年“福康行——持续关爱项目”走进常州,万小军主动联系孩子家长,通过和当地民政部门申请,为孩子免费安装了假肢。“今年九月她就要上小学了,我由衷地觉得开心。”

  “修复”之路仍有荆棘

  和40年前张伟智刚工作的时候全省只有伤残人康复中心可以做假肢不同,现在仅南京市可以开展假肢制作安装的机构就有10余家。

  与此同时,任定卫直观感受到来找他的患者却变少了。过去有假肢安装需求的多是伤残军人,很多经历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老兵都相继去世。劳动保护意识增强和工厂设备更新也让工伤导致的残疾人数量变少。

  但还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阻碍残疾人获得帮助。几年前,万小军从制作一线转向行政岗位后,有了更多机会去推进公益扶残的项目,见到了更多的残疾人。但让他痛心的是,明明有这样免费的项目,但很多残疾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能申报成功获得被助资质,最后没能获得帮助。

  “目前假肢安装师的职业发展路径也不够明确。”任定卫说。民政部2006年出台的《假肢和矫形器(辅助器具)制作师执业资格注册办法》(民政部令第29号),建立了假肢与矫形器制作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与注册登记制度,2015年明确取消这一资格。2016年公布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只有水平评价类的“假肢装配工、矫形器装配工”,没有假肢师、矫形器师。尽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已同意将假肢师、矫形器师作为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但目前仍没有建立详细标准。

  根据类型、零配件、材料、动力模型的不同,假肢的费用从几千到几十万不等,对很多刚刚遭受重创的家庭来说,这是一笔很大的开销。“给我的感触就是省内大部分残疾人经济条件都不好,需要政府和社会投入更多关爱。”万小军说。

  “帮扶项目以覆盖更多人群为目标,对假肢调适和训练的时间都很短,可能在假肢配置的精细化程度上稍弱。”任定卫还注意到,残疾人康复机构的生活辐射半径小,“如果未来能和社区医院合作,在网格化的社区医院中配备康复师,可以随时帮助残疾人微调、训练,就可以将服务最大化。”(新华日报记者 蒋明睿 实习生 赵晶)

[ 责编:赵宇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把文艺创造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

  • 提升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质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