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IPv6网络“高速公路”加快协同演进
首页> 党建频道> 党建动态> 网信党建 > 正文

IPv6网络“高速公路”加快协同演进

来源:经济参考报2023-05-11 16:42

  IPv6是全球公认的下一代互联网商业应用解决方案,不仅能够提供海量的地址资源,还将为网络能力提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提供基础支撑。专家指出,推动IPv6从“能用”转向“好用”“爱用”,需要各方凝聚合力,共建良好产业生态。

  部署应用快速推进

  工信部数据显示,自2017年《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发布以来,我国IPv6部署和应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从应用基础设施来看,我国网络和应用基础设施IPv6服务能力已全面具备,IPv6地址资源增加了约2倍,我国IPv6网络“高速公路”已全面建成;从用户发展看,活跃用户数从1.65亿增长到7.42亿,在互联网网民总数中的占比达70.64%;从应用普及看,主要网站和互联网应用的IPv6支持度持续提升,移动网络IPv6流量占比从无到有,超过50%。截至2023年3月,三大电信运营商的超大型、大型及中小型IDC已经全部完成了IPv6改造。

  从应用本身来看,互联网及主要行业的应用改造初具规模。近日在上海颁奖的首届“IPv6技术应用创新大赛”上脱颖而出的案例显示,IPv6技术在惠民、科教、安全、信息基础设施、终端等方向已有许多应用。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副司长赵策在首届“IPv6技术应用创新大赛”上指出,大力发展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对于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具有重要意义。IPv6从“能用”向“好用”转变需要各方凝聚合力,要持续巩固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既有优势,研究制定IPv6单栈部署时间计划表,开展“网络去NAT”专项行动,提高网络供给能力;加快“IPv6+”创新技术在重点行业领域融合应用,支持“‘IPv6+’创新之城”建设;推动产业链上下游深度合作,开展好IPv6演进技术“揭榜挂帅”行动,共建良好产业生态。

  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基础资源处处长袁广翔说,IPv6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IPv6发展内生动力持续增强,产业生态日趋完善。要加快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强化评测督导,以评促改,以评促用;加强创新应用,加快标准研制,释放发展动能;加强IPv6宣传推广,搭建交流平台,深化行业共识。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等部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推进IPv6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底,IPv6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取得显著成效,网络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IPv6+”等创新技术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重点行业“IPv6+”融合应用水平大幅提升,并在技术创新取得显著突破、产业支撑能力大幅提升、基础设施能力持续增强、重点行业应用成效凸显、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等方面明确了具体发展目标。

  融合多种技术成趋势

  近年来,随着网络基础设施对IPv6支持度的进一步提升,很多领域的IPv6应用已经实现了从“能用”到“好用”。中国工程院院士、推进IPv6规模部署专家委员会主任邬贺铨表示,利用IPv6技术在数据类型定义、数据路由溯源、数据传输路径指定上的优势,可以保障数据的高效流动与管理。

  《关于推进IPv6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深化“IPv6+”行业融合应用,重点选取政务应用、智慧金融、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能制造6个行业领域,深挖场景需求、着力推进,建成一批IPv6公共服务平台。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副所长曹蓟光分析,这6个领域既在IPv6规模部署工作中已经具备比较好的基础,同时也已经在“IPv6+”应用方面开展了积极的探索,能够为其他领域的部署和应用提供良好的借鉴和参考。

  例如,在智慧教育领域,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教育信息化与网络安全处处长任昌山介绍,教育部于2022年初启动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为先手棋和重要抓手,全面推进IPv6与教育新型基础设施的融合发展。

  中国电信上海公司联合上海大学,依托IPv6基础建设开展基于IPv6的5G智慧教育应用场景,包括IPv6联合部署、互动式智慧教育、科研任务支撑、师生智慧服务、校园智慧安防等。据介绍,5G+IPv6的物联网应用能为上海大学带来约10%的节能效益。基于IPv6+5G+AI移动端推广应用可以在高等教育、高新技术和国家产业政策研究等方面提供更多的推广和交流渠道,也使得更多的科研产出可以直接抵达目标受众,缩短产学研周期。

  在基础设施领域,上海联通算网一体化编排调度中心,通过基于IPv6+底座的算网大脑,对接算力和网络资源的管理系统,实现算网最佳调度方案。例如,面向内容分发类用户低延迟、短时高并发、高可靠需求,重点解决内容分发、云边协同、多云联动等问题;面向交通物流类用户低延迟、多点切换、高可靠算网需求,提供网随算动、就近服务、快速响应的服务,解决交通物流用户移动范围大和需保持低时延可靠相应的问题。

  在金融领域,浦发银行和上海移动合作,完成存量面向公众互联网应用系统的IPv6改造,包括网站类系统62个、App类系统17个,相关应用系统改造均符合IPv6技术要求,改造后系统运行稳定。

  多措并举发展“IPv6+”

  邬贺铨说,当前正处于IPv6发展到“IPv6+”时代,IPv6用于数据业务管理还有着深入的研究需求,仍需开发更多潜能,开展实验验证,积极推进标准化,推动落地应用。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互联网中心主任高巍介绍,“IPv6+”充分挖掘IPv6地址空间和协议扩展潜力,更好满足5G、云服务和万物互联时代对海量、高速、优质、灵活、安全以及低时延连接的需求,推进“IPv6+”技术和应用创新发展是进一步促进IPv6规模部署从能用向好用、从数量到质量、从外部推动向内生驱动转变的重要举措。

  上海市通信管理局信息通信发展处主任科员、上海市IPv6专家组成员魏征介绍,据国家IPv6发展监测平台测算,上海IPv6互联网活跃用户占比达到71.51%,共计分配IPv6地址近4632万,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过去几年来,上海推动IPv6网络和应用侧改造,一是建立协同推进机制,把IPv6规模部署工作融入城市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二是开展IPv6专项督查;三是促进优秀案例试点示范;四是推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企业IPv6规模部署;五是推动IPv6技术创新。上海市基础电信企业、数据中心CDN、公有云等应用基础设施企业的服务节点,均已全部完成IPv6改造并对外提供IPv6商用服务,IPv6的网络性能已与IPv4基本趋同。

  中国信通院华东分院副院长廖运发认为,未来我国还需进一步优化IPv6网络关键性能指标和服务水平,挖掘IPv6技术潜能和优势,在政务、工业、金融、教育等重点领域培育更多的行业级IPv6创新应用。

  共建良好产业生态成为共识。上海市通信学会IPv6技术演进专业委员会日前成立,业界将研究探讨IPv6规模部署、技术创新、技术研发及标准研究,同时搭建IPv6技术研究和创新应用的合作平台,促进基础网络及相关应用协同演进,实现下一代互联网在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应用,全面提升IPv6融合发展水平。(记者 陈爱平 郭兴华)

[ 责编:赵宇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提高粮食生产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 如何理解货币政策的“适度宽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