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人民英雄纪念碑背后的故事
首页> 党建频道> 党史博览 > 正文

人民英雄纪念碑背后的故事

来源:学习时报2023-04-28 14:49

  作者:李霞

  今年5月1日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建成65周年。人民英雄纪念碑是新中国第一座大型纪念性建筑工程,占据了天安门广场的中心位置,在政治上、文化上都具有重大意义。人民英雄纪念碑应该建成什么样,成为当时各方人士高度关注的问题。纪念碑的选址,碑文内容、造型和设计风格的确定,碑心石的开采和吊装,这些背后都有着鲜为人知的故事。

  (一)

  1949年9月30日,新中国开国大典前一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正在进行,会上为即将诞生的新中国作出很多重要决定,其中就包括为牺牲的人民英雄修建一座纪念碑。关于纪念碑建在何处,开始有人主张建在东单广场,有人主张建在前门楼上,有人主张就在中华门的原址建立,也有人主张建在西郊八宝山上。最后,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将纪念碑建立在全国人民政治活动中心——天安门广场。当日下午,毛泽东率领全体代表到天安门广场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

  1958年5月1日,在北京城的中轴线上,迎来了一座专为人民英雄而设置的新式建筑。它的建立,不是以国家领袖、民族英雄、知名人士为塑造对象,而是以歌颂人民英雄作为纪念碑的主题,这在中外纪念性建筑中都是少有的。毛泽东亲笔写下“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大字,同时,在毛泽东起草的仅100多字的碑文中,就有8处提到了“人民”二字,深刻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尊重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的鲜明态度。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围绕“纪念死者、鼓舞生者”的初衷展开,处处体现人民性,如碑下须弥座10幅浮雕,生动展现了姿态、面貌和表情各异的172个英雄人物,他们都是普通的工人、农民、士兵和学生等。在最初设计的纪念碑浮雕方案中,《虎门销烟》《金田起义》两幅作品的浮雕小稿里曾有林则徐、洪秀全的形象;在未被采用的《二七大罢工》浮雕草图中最初也有林祥谦的形象,在设计创作过程中也曾有过描绘革命领袖人物和历史重要人物的构思。但这些最终都没有被采纳,而是在有限的画面中突出人民群众的形象。

  (二)

  与设计国旗、国徽一样,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方案也面向全国征集。截止最后定案时共收到240多件设计方案。这些方案大致可分三种主要类型:平铺在地面的方案;巨型雕塑方案;高耸的碑形、塔形方案。经各方面专家、设计者们反复讨论后,由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确定,以梁思成和林徽因的设计方案为主,同时参考其他方案。该设计方案继承中国传统碑的造型,以“碑文”为中心主题,用浮雕的形式表达“碑文”的英雄事迹。

  在空间布局上,将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筑置于中轴线上,且纪念碑自身以轴线严格对称,是对轴线格局的进一步强化。碑顶造型选用了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庑殿顶,碑身下部有须弥座,底座有栏杆,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台基为花岗岩砌就,顺应中轴线南北长、东西短的空间实际,体现出中国传统台基的惯用手法。在装饰花环的花卉品种上,最后选定了中国传统名花牡丹、荷花和菊花,作为高贵、纯洁和坚韧的象征。

  碑型的设计,针对天安门广场南北长、东西短的空间特点,弃扁(中国古碑扁平、矮小)就方(四方体设计方案),从外形设计上打破传统。碑的朝向,最初设计是以朝南方向为主要立面。在建造过程中,考虑到参观人流主要是从长安街进入天安门广场,观众主要集中在广场北部,这样就看不到纪念碑的正面了。因此,一反传统的“坐北朝南”建筑布局,改为以朝北一面为主要立面。同时,碑身在三分之一处略有收分,使得纪念碑更挺拔、有力,这是吸收古典柱式的做法。建成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成为代表国家形象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庄严宏伟的雄姿,具有中国独特的民族风格。

  (三)

  按照设计要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大字要刻在一块长约15米、宽3米、厚约0.6米的整块碑心石上。为了保证碑心石不折断,开采石料的毛坯厚度须达到3米,这意味着毛坯石料将重达300多吨,在当时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起初采用爆破技术进行开采,连试两次都没有取得成功。后来,在当地老石工的建议下,施工人员在选定的石料四周挖开四五米深的槽后,再沿着石槽在预定剥离面上凿出若干楔子眼,用重锤将铁楔子插入预定的剥离线中。同时,在石料长边两边对向凿出8个置放千斤顶的窝龛,每个窝龛置放一个起重量为200吨的千斤顶。开采时,由几十人持重锤同时锤击铁楔子,同时8个千斤顶也顶足力量。这样,几次锤击后,成功将一块重达300多吨的碑心石料从岩体上剥离下来,这是中国建筑史上少有的完整的花岗石。

  石料就位后,按预定厚度0.6米进行加工,将其减重到60吨。但依当时条件,把60吨的石头安全吊起20多米高并顺利安装到碑身上,也绝非一件易事。工人们经多次模拟实验,最终制定了安装方案:利用滑轮原理,将纪念碑内部的混凝土方筒直接作为起重支柱,使用卷扬机进行吊装。碑身两旁各立一个高吊杆,以调整石料的摆动及平正。利用这个办法,解决了碑心石吊装难题。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高质量修建极大增强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决心。尊重人民首创精神,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成为当时干事创业过程中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李霞)

[ 责编:赵宇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阔步迈向网络强国”互联网企业微党课

  • 何以模范 | 北疆文化系列专题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