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大国基理】以“礼”服人,浙江衢州的基层治理经验
首页> 党建频道> 独家报道 > 正文

【大国基理】以“礼”服人,浙江衢州的基层治理经验

来源:光明网-党建频道2023-04-21 14:50

  光明网讯(记者 李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既基于自身国情、又借鉴各国经验,既传承历史文化、又融合现代文明,既造福中国人民、又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是我们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也是中国谋求人类进步、世界大同的必由之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处理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既要做到物质充沛,又要做到精神富足,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基层治理要思路清晰

  2005年9月6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第5次来衢州视察时作出重要指示:“衢州历史悠久,是南孔圣地,孔子文化值得很好挖掘、大力弘扬,这一‘子’要重重地落下去。”近年来,衢州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寄予的“让南孔文化重重落地”殷殷嘱托,深入挖掘南孔文化的“有礼”核心价值,将“衢州有礼”有机融入市域社会治理各环节、全过程,扎实推进“全程创建、全域文明、全民有礼”,一体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以有礼平台打造有礼之治,高位创成全国文明城市,成为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全力打造“一座最有礼的城市”。

  天地无心,以生物为心。衢州以“礼”为核心,着力打造一座“车让人”的城市,一座“自觉排队”的城市,一座“烟头不落地”的城市,一座“使用公筷公勺”的城市,一座“行作揖礼”的城市,一座“不随地吐痰”的城市,一座“没有牛皮癣”的城市,一座“拆墙透绿”的城市等的“八个一城市”,把“礼”深刻融入到城市治理的方方面面。

【大国基理】以“礼”服人,浙江衢州的基层治理经验

  (孔氏南宗家庙 记者李彬 摄)

  基层建设要面向民之所望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指出,要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加强对后富的帮扶,推进乡风文明,加强乡村环境整治和生态环境保护,让大家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衢州市作为浙江省唯一构建“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模式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全市域综合试点,坚持以县为基本单元,以乡镇为落脚点,以事项为切入口,以数字化改革为支撑,通过党建引领、权责重构、制度重塑、体系集成、数字赋能,全面提升市域社会治理体制现代化建设水平。

  以衢江区社会治理中心为例,中心主要集信访矛盾调处、治理事件处置、社会风险研判、基层治理指导、应急指挥协调和监管执法协调六大功能为一体。通过预警模型建立、大数据分析等方式,实现社会风险隐患自动预警、精准研判“一屏掌控”。自建成以来,已累计接待来访群众9285批、16235人次,初次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达96.1%,线上线下共受理事件84170件,累计预警社会风险隐患454次。2021年3月被列入全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切实做到了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典范。

【大国基理】以“礼”服人,浙江衢州的基层治理经验

  (莲花镇“老娘舅”调解矛盾纠纷 记者李彬 摄)

  基层治理要发扬优秀文化

  衢州拥有九千多年的文明史、三千多年的建城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孔氏嫡裔在衢州建庙立家,繁衍生息,衢州也因此成为孔氏家族的第二故乡,被誉为“东南阙里”“南孔圣地”。

  衢州市致力于继承和弘扬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挖掘其中的有益部分,与现代化精神相结合,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接轨,探索具有地域特色、具备人文气息的共同富裕道路。例如,江山市廿八都古镇在旧有古建筑、近代建筑的基础上,修缮改建,将废弃供销社打造成极具历史风味的特色民宿;建设共同富裕豆腐坊,传承非遗文化;建设党建文化展览馆,传承红色革命文化与精神;建设展览馆和雕塑,讲述郑成功与台湾之间的故事,推进两岸文化交流,发挥好衢州对台交流示范点的积极作用;建设当地文化展览馆,展现当地方言、民风民俗,表现出传统文化开放包容,向心力凝聚力强的特点。廿八都古镇以儒家“礼”文化为着力点,努力做好新时代“礼”的重新阐释和宣传推广工作,大力开发古街的商业价值,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大国基理】以“礼”服人,浙江衢州的基层治理经验

  (廿八都古镇内孔子像 记者李彬 摄)

  基层治理要有远大理想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基层治理要立足当下,着眼未来,不局限于一村一县,要从村县、社区、乡镇出发,注意总结提炼,把治理和发展经验形成体系、模式,把在基层治理一线工作中得出的基本原则和核心工作方法推广开来。

  例如,通过跨省网格平台,实现了基层治理能力的浙赣双向学习共同提升。如党员联户机制、白石镇创新推出并推广到衢州全市的微事快办工作机制被江西太平村学习后得到了江西相邻市县主要领导和组织部门的高度肯定,将其作为浙江的先进经验研究学习。周边法治和营商环境显著提高,草坪村荣获全国民主法治村和浙江省善治示范村。省际边际共同富裕 的模式探索取得成效,辣椒产业带动两省省际群众增收,2022年草坪村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接近100万元、江西太平村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有 望在2023年突破50万元。

[ 责编:赵宇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阔步迈向网络强国”互联网企业微党课

  • 何以模范 | 北疆文化系列专题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