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科技志愿服务 传承雷锋精神
首页> 党建频道> 综合报道 > 正文

科技志愿服务 传承雷锋精神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3-03-08 16:54

  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大历镇的竹荪种植业远近闻名,近日晴天较多,该镇乡村振兴发展中心科技特派员高允旺及时提醒菇农:“要想菌丝长得好,就得多浇水、勤喷灌。”

  春季开学,学生视力和屈光度的普查很重要。这些天,陕西省西安市中心医院眼科主任杜兆江带领同事加班加点:“统计结果将尽快反馈给学校。”

  高允旺和杜兆江共同的身份是科技志愿者。3月1日起,以“传承雷锋精神科技志愿在行动”为主题的科技志愿服务周活动在全国开展,从田间地头、校园社区到生产车间,处处可见科技工作者学雷锋的身影。

  科技志愿服务项目各具特色、丰富多样

  上世纪90年代,大历镇发展竹荪种植。由于缺乏技术指导,产量低、效益不好。当时在乡镇经管站工作的高允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开始学习、研究竹荪种植,很快成为行家里手。

  “学技术就是想帮助农民致富。”他申请当科技特派员,一顶草帽、一把喷枪、一身农用服,哪里有需要,他便去哪里。他为农户答疑解惑,开办“产销超市”会客室,提供技术、营销信息等服务……

  高允旺牵头组建的农民科普志愿者服务队,除为顺昌本地和周边县市的农户提供技术支撑,还深入江西、浙江等地,至今已累计在50多万亩农田上推广新技术。

  作为以科技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的新探索,“科技小院”由高校教师担任首席专家、硕士研究生为主力军,把实验室搬进农田。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能够脱贫摘帽,马铃薯“科技小院”功劳不小。这个小院繁育出良种种薯、种苗,还建成三级种薯繁育生产体系和马铃薯生产、加工体系。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475个“科技小院”,2000多名教师和研究生扎根乡村生产一线,开展科技志愿服务活动6000多场,受益农民达100万人次。

  几年前,风景秀丽的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薛家村发展乡村旅游,不料蚊虫骚扰成为难题。

  “让村民掌握科学的方法,就可以大规模控制住蚊虫。”经过实地考察调研,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委员陈恩富找到了好办法。2016年以来,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立了“生态无蚊村”志愿服务项目和科技志愿服务团队。他们与当地疾控中心和村民志愿者一起努力,基本实现了人居环境的无蚊化。

  短短几年,该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就超过300万元。如今,“生态无蚊村”志愿服务延伸到浙江、湖南的农村地区,受益村民超过16万人。

  科技志愿服务,科技为民是价值底色。走进工厂一线提供数字经济发展咨询,设计“双碳”科普画册……围绕经济发展和民生需求,各具特色的科技志愿服务项目丰富多样。

  志愿服务融入日常、化作经常

  最近,王韬忙着推出一部专门关注少年儿童心理和生理健康的科普杂志。他是上海市同济医院急诊创伤救治中心主任,2014年,因纪录片《急诊室故事》而被大众熟知。

  “医生除了出门诊、做手术,还有其他途径帮助更多人吗?”经过精心准备,王韬投入科技志愿事业,创建了公众号“大医小护”和“达医晓护”网站,与医护人员一起,利用业余时间做运维,每日推送。相关内容同步于人民网、中国网等,全网累计阅读量超过10亿人次。

  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在非洲做医疗援助时,杜兆江真切感受到:健康用眼、提高全民科学素养非常重要。回国后,他开始写科普文章。为吸引更多同行参与科技志愿服务,2018年,杜兆江发起成立西安市中心医院眼健康科技志愿服务队,深入社区、学校、贫困山区,一边义诊一边科普,为部分困难患者实施免费手术。

  教学、科研之余,再从事科技志愿服务,杜兆江的休息时间少了,但他感到很充实。

  不论学科大小、不管专业冷热,投身科技志愿成为越来越多科技工作者的自觉行动。“中国制冷学会与生产发展关系密切,未来,将加强与其他学科专家的合作,在更多领域发挥志愿者的力量。”中国制冷学会科普部主任李晋灏说。

  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

  2015年9月,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成立了科普志愿者团队。基地主管向波介绍,成立之初,志愿者以在校大学生为主,后来不少从事大熊猫研究的科研人员加入,现有100多名志愿者。

  “我们不只激发了青少年对科学探索的热情,还培育了地方科技志愿队伍。”中国飞天梦科技志愿团贵州省总队队长李晶告诉记者,该志愿团是在中国科协指导下成立的一支新时代科技志愿服务队伍,“中国飞天梦—科普万里行”是志愿团重要的品牌活动之一。通过三届“中国飞天梦—科普万里行”活动,在沿途建立“中国飞天梦志愿团(省)总队”和“中国飞天梦志愿团(市)支队”,目前全国已累计建立86支志愿服务队伍,发展科技志愿者4.3万多人。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小营街道小营巷社区的小营巷,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童年居住的地方。为更好传播科学家精神,2012年,小营巷社区成立“营”火虫志愿服务队。

  “10多年间,我们从4名场馆宣讲员发展到超过2000人的志愿服务队。”小营街道党工委委员张璐介绍,2022年,依托钱学森故居资源,小营街道组建了一支主要由中小学生构成的宣讲队。

  截至2022年底,在中国科技志愿服务信息平台注册的科技志愿者超过400万人,注册的科技志愿组织达8.6万个。(记者 喻思南)

[ 责编:赵宇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如何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好在哪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伟大斗争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这是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和青春密码,是我们赢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2022-10-18 09:48
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发展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导向,这样就能很好地衔接起“共同”和“富裕”的关系。
2022-10-12 10:2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