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古田会议与《时事简报》的创办
首页> 党建频道> 党史博览 > 正文

古田会议与《时事简报》的创办

来源:学习强国2023-03-02 16:35

  中央苏区时期,报刊是党和苏维埃政府宣传和发动群众、激发人们斗志的喉舌,是苏区红军保卫中央革命根据地英勇奋战的号角。当时,创办于闽西、赣南苏区的《时事简报》,便是在古田会议上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中的一项重要成果。

  《古田会议决议案》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它结合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指导中国革命。它从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等几个方面对党的建设和军队的建设作了明确的具体的论述和规定,摸索和总结出了党和军队建设发展的规律,指明了党和军队建设的前进方向,确立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原则,明确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革命军队建设指明了方向。因此,古田会议不但在党的建设史上,而且在人民军队的建设史上,都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古田会议决议案》共分八个部分,用大量篇幅全面系统阐述了《红军宣传工作问题》。决议要求:各红军部队的政治部,带动地方苏维埃政府的文化部开始创办很有特色和教育意义的《时事简报》,刊登国际国内政治消息、游击地区群众斗争情形和红军的工作情形。每星期至少出一张,一概用大张纸写,不用油印,每次尽量多写几张。政治简报的编印,要快,内容要丰富一点,要稍大点、清楚点。这种简报出版后,立刻引起红军战士和广大群众的极大兴趣。1930年3月红军占领江西大余时,在一座大木桥的亭子上,贴出了一张《时事简报》,大批群众前去观看,人们眼睛望着报,口里照着念,洋溢着热烈的气氛。毛泽东对这件事很重视,指出红军用这种方法作为发动群众的工具,收到了很大的效果,但“可惜没有普遍地做,更没有经常地做,是一个大的缺点”。为了改正这个缺点,更好地发挥《时事简报》的教育作用,毛泽东于1931年3月12日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的名义写了《普遍地举办“时事简报”》的指示,并为此给军队各级政治部和地方苏维埃政府发了《通令》。《时事简报》在中央苏区充分发挥了它作为宣传者、鼓动者和组织者的重要作用,像盛开在闽西、赣南大地上的杜鹃花,在苏区土地上争芳斗艳,受到了苏区群众和红军指战员的热烈欢迎。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中央革命根据地初期,由于条件的限制,红军初期的宣传工作,主要采用标语、传单、布告、壁报、简报等形式,红军正规报刊的创办和发展,直至1929年即古田会议召开后才开始。所以,古田会议不仅在党和人民军队建设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也为后来中央苏区党的报刊出版事业奠定了基础,在中国共产党新闻报刊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李贞刚)

[ 责编:赵宇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如何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好在哪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伟大斗争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这是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和青春密码,是我们赢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2022-10-18 09:48
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发展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导向,这样就能很好地衔接起“共同”和“富裕”的关系。
2022-10-12 10:2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