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木刻横匾见证苏区革命政权
首页> 党建频道> 党史博览 > 正文

木刻横匾见证苏区革命政权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3-02-16 15:10

  在古田会议纪念馆展厅里,陈列着一块珍贵的牌匾。该牌匾为青莲色漆木板,用行书横式阳刻有“苎园乡苏维埃政府”字样,古铜色漆描字。经过岁月的洗礼,如今牌匾油漆已脱落,色彩斑驳,但它却是苎园人民在苏维埃政府领导下打土豪、分田地、拥军支前的有力见证,对研究闽西苏区政权建设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苎园村是上杭古田镇西北方向的一个村落,与连城县庙前镇接壤。土地革命时期,苎园村属上杭北四区管辖。1928年11月底,福建省委候补书记罗明在上杭苏家坡主持召开北四区党员会议,传达党的“六大”精神。会上,时任闽西红7军第19师第58团团长傅柏翠汇报了北四区武装斗争取得的一系列胜利;罗明充分肯定了北四区的武装斗争形势,传达了同闽西特委商定的闽西斗争的总策略,指示要尽快建立乡村苏维埃政权,并先行组编一个小型的骨干武装队伍,暂定名为红军教导队。

  遵照指示,傅柏翠领导北四区人民逐步实施闽西斗争的总策略,从现有武装部队中挑选能坚持斗争的30余名青壮年组编教导队,并施以教育和训练。这支红军教导队在傅柏翠亲自率领下,经过几次战斗的锻炼,逐渐成长壮大,后来成为红军第59团编入红4军第4纵队的骨干力量。

  1928年12月后,北四区整个区域连成一片,党的组织及农会、少先队、儿童团等群众团体陆续恢复。受北四区影响的相邻各区乡:北五区的古田荣屋、赖坊;北二区的白砂、朋背;连城县下南区的丰头、庙前;龙岩县的于庐、大河坑等地农民的革命热情被充分调动,逐步发展成秘密的革命组织,为后来的武装暴动,及进行土地革命打下一定基础。

  1929年3月,红4军主力首次入闽,在长汀的长岭寨击溃国民党福建省防军第2混成旅,歼敌2000余人,乘胜攻占了长汀,给了闽西群众极大的鼓舞,推动了闽西革命形势的发展。上杭各区乡党组织和农会由秘密活动转向公开斗争,北四区各乡先后成立了苏维埃政府。3月下旬,苎园人民在张氏宗祠门前大坪宣布成立乡苏维埃政府,推举随傅柏翠参加过蛟洋暴动的张耀轩为主席。苏维埃政府办公地点就设在张氏宗祠。

  5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4军二次入闽,策动工农武装暴动,开辟闽西革命根据地。20日清晨,红4军主力进抵汀江渡口水口后,毛泽东、朱德派前委委员宋裕和先行出发,将一封信送中共闽西特委书记邓子恢,告知红4军正向闽西纵深区域进发,特委须做好策应准备,并令其于22日赶到上杭蛟洋,商讨击退尾追入闽的赣军李文彬部之计;另一封信送闽西地方武装负责人曾省吾等,要他们在5月21日赶到连城庙前,商量行动计划。

  21日晚,毛泽东、朱德在庙前孔清祠接见应约前来与红4军联系的闽西地方武装负责人曾省吾、傅柏翠等,在听取他们汇报关于杭、永、岩等闽西几个县的革命斗争形势和有关敌人的情况后,决定红4军暂时不去攻打长汀,而要乘敌不备,袭取龙岩,再见机行动;还指示曾省吾、傅柏翠做好后方敌情侦察和协同作战工作,蛟洋的地方武装须在苎园、烂石峡阻击尾追红4军之赣军李文彬部,拖住敌人,待攻克龙岩后,再将李文彬部引到永定歼灭之。

  当天夜里,傅柏翠和曾省吾赶回苎园,星夜组织教导队、苏维埃政府负责人开展工作。5月22日,红4军经连城县庙前镇首次进入苎园村,苎园因此也成为“红4军入杭第一村”。此时,红军教导队已全副武装,发动当地群众300多人,扬旗列队,夹道欢迎红军。

  看到如此热闹的场面,红4军指战员士气旺盛,迈着整齐的步伐,不断向欢迎队伍致谢。毛泽东没有骑马,他同指战员一样,身背米袋和雨伞走在队伍中,向群众频频招手致意。朱德在欢迎队伍前跳下马,踏上田埂向群众做了一个简短的讲话,鼓励大家加强团结,坚持斗争。部队作短暂停顿后,加快步伐继续向古田方向前进。

  红4军的到来,揭开了苎园人民投身伟大革命事业的序幕。此后,在苏维埃政府的带领下,苎园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打土豪、分田地斗争。古田会议前后,乡苏维埃政府还组织群众积极开展生产支前,支援和配合红军作战。

  1964至1965年间,在苎园贫农社员张上纯家,有人偶然发现天花板上放置的一块门扇,其上依稀有字迹。经擦拭辨认,原来是一块刻有“苎园乡苏维埃政府”字样的木牌匾。随后,这块珍贵的牌匾被收入古田会议纪念馆保管,现为国家二级文物。(吴青青)

[ 责编:赵宇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如何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好在哪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伟大斗争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这是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和青春密码,是我们赢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2022-10-18 09:48
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发展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导向,这样就能很好地衔接起“共同”和“富裕”的关系。
2022-10-12 10:2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