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浙西南革命中的地下交通员
首页> 党建频道> 党史博览 > 正文

浙西南革命中的地下交通员

来源:学习时报2023-02-07 16:28

  在苦难辉煌的浙西南革命史上,曾经有这样一批地下交通员,他们冒着巨大风险为党组织传递情报,机智勇敢地与敌人战斗周旋,有的甚至献出宝贵生命。他们虽然默默无闻,却是革命事业取得最后胜利的“幕后英雄”。

  挑着馄饨担的地下交通员江设贵

  江设贵1917年出生于缙云县雅江村,从小家境贫困。为了养家糊口,18岁那年,他开始挑着馄饨担走街串巷。1940年,江设贵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以馄饨担为掩护,成为一名挑着馄饨担的地下交通员,无数次出色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

  1944年冬,江设贵接到当时中共处署特委、缙云县委的一项紧急任务,要趁当地大源镇怀仁堂村大地主胡洪才家女儿出嫁大办酒席之际,迅速摸清胡家情况,为党组织随后派武装收缴其不义之财做准备。接到任务后,江设贵没有丝毫犹豫,立即通过土鱼坑村共产党员胡保强、胡建方的推荐,挑着馄饨担来到胡家,以做馄饨招待客人为掩护探听消息。经过3天的摸排,江设贵搞清了胡家的院落结构、内部道路及财产情况,并第一时间向党组织作了汇报。根据江设贵的情报,党组织迅即派人进入胡家。此次行动共搜得银元2000多块,不但为党组织提供了活动经费,而且有力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鼓舞了革命士气。新中国成立后,江设贵将自己的馄饨担捐给了丽水市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成为革命年代地下交通员的历史见证。

  壮烈牺牲的“浙西南刘胡兰”潘香凤

  1926年,潘香凤出生在浙西南青田县万山村一户穷苦人家。她的大哥潘博亨是中共万山支部书记。1939年,因革命需要,青田县委决定在潘香凤家中设立万山交通站,并由潘博亨担任站点负责人。受哥哥影响,潘香凤很小就成为一名地下女交通员。1940年夏秋之际,因国民党反动派加大反共力度,青田县党组织遭到敌人破坏,万山村党员也被迫转入地下进行隐蔽活动,与上级党组织之间的联络都由地下交通员来完成。十几岁的潘香凤经常冒着生命危险,为党组织传送信件、打探敌情。她的足迹遍及瓯江南北,所传递情报从未出过差错。她也因此多次受到党组织嘉奖,被誉为“常胜女交通”。1944年5月,年仅18岁的潘香凤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8年1月6日,中共万山支部接到情报,国民党浙江保安第4团即将进村“清剿”共产党员。情况万分紧急,为进一步摸清敌情,党组织派潘香凤秘密下山探听情况。潘香凤机智地从与路人聊天中得知,国民党的军队已经进入邻村并抢光了商店里的东西。她立即将情况报告给了党组织。党组织随即组织党员、民兵和青壮年人员撤往深山进行隐蔽,并指派潘香凤留在村里观察敌情。次日凌晨,国民党军队包围了万山村。因叛徒告密,潘香凤不幸被捕。面对敌人惨无人道的各种酷刑,潘香凤始终咬紧牙关,决不背叛。

  1948年1月13日凌晨,一队荷枪实弹的国民党士兵,押着浑身是血、蓬头散发的潘香凤向刑场走去。在生命的最后关头,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潘香凤毫不畏惧,义正辞严地冲敌人怒喊:“我是共产党员,党的事我知道,但不能告诉你们!”并振臂高呼“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枪声响起,潘香凤壮烈牺牲,年仅22岁。此后,人们尊称她为“浙西南刘胡兰”。

  保卫同志的“革命老妈妈”郑月梅

  在浙西南革命老区腹地缙云县,有这样一位老人,她在五十几岁时入党干革命,与儿子一起为浙西南革命的胜利作出了贡献。这位老人,就是被时任丽水处署特委书记傅振军称为“革命老妈妈”的女交通员郑月梅。

  郑月梅家住缙云县大源镇稠门村江西山后。1940年5月,郑月梅的儿子李银通入了党。由于郑月梅家是山中独户,地形隐蔽,有利于地下工作的开展,因而被缙云党组织选定为秘密机关所在地。自此,郑月梅便经常以各种方式为党组织探听敌情、传递情报、联系接洽。郑月梅豁达明理,不但支持儿子儿媳参加革命,自己还于1941年五十多岁的时候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她对革命忠心耿耿、一片赤诚,对同志热情大方、慷慨无私。每当同志们在郑月梅家里开会谈事情,郑月梅总是把家中最好的食物拿出来招待他们,还把床让给同志们睡,自己则和另外两个儿子轮番在外面站岗放哨。她经常踮着小脚,行走在坎坷泥泞的山间小路上,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镇定自如、从容应对并最终化险为夷。

  1943年的一天,一队便衣特务突然窜到郑月梅家里,没说几句话就借口休息要强行上楼。此时党组织负责人曾邵文正在楼上办公,情况十分危急,怎么办?郑月梅一面招呼儿媳妇烧饭招待“客人”,一面机智地把他们引到房前竹园里挖笋,说要好好“慰劳慰劳”他们。儿媳妇抓住这个时机,立即通知曾邵文下楼,从后门隐入大山的丛林中。等郑月梅和特务们挖好笋回到家中,桌上已经摆放着几碗热气腾腾的粉干。特务们狼吞虎咽一番后,郑月梅便假装请他们上楼去休息。特务们到楼上搜了个遍也没有发现一个人影,便搪塞说有事离开了。

  1947年,国民党浙江保安第4团对缙云游击根据地进行“清剿”。为躲避危险,李银通带一个班的武装人员日夜吃住在山上。保安团的特务们先是伪装成乞丐、算命先生打探李银通等人的下落,见此法不能得逞,便立刻露出凶残的本性,用枪口顶住郑月梅的胸口,厉声说道:“你儿子跑哪里去了,快说,不然就打死你!”郑月梅与敌人怒目而视,一口咬定什么都不知道。敌人见这招也没什么用,只好下山。

  由于郑月梅一家人的忠诚守护,也由于附近群众的暗中掩护,身处缙云深山里的这个处署特委、缙云县委主要机关驻地,直到新中国成立都毫发无损。傅振军在回忆录中赞扬郑月梅是位“革命老妈妈”,热爱党、关心同志,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敬。(郑功帅、郑竹沁)

[ 责编:赵宇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如何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好在哪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伟大斗争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这是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和青春密码,是我们赢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2022-10-18 09:48
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发展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导向,这样就能很好地衔接起“共同”和“富裕”的关系。
2022-10-12 10:2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