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东数西算”催生产业巨变
首页> 党建频道> 党建动态> 网信党建 > 正文

“东数西算”催生产业巨变

来源:人民邮电报2023-02-03 15:33

  2022年2月17日,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东数西算”中的“数”指数据,“算”指算力,即对数据的处理能力,“东数西算”是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优化数据中心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作为新基建工程的深化,在“东数西算”布局下,未来算力将成为与水、电、气类似的基础资源,同时“东数西算”背后联动土地、人才、科技、能源等各类要素,带来的产业影响更大。

  “东数西算”聚焦“数网”和“数纽”,催生产业四大变化

  “东数西算”提出,要构建“数网、数纽、数链、数脑、数盾”五大体系,即将“数据中心﹢网络﹢云﹢大数据﹢人工智能﹢安全”融为一体。五大体系各有侧重,“数网”聚焦构建一体化的高质量数据中心集群和互联网络,“数纽”指加快建立完善云资源接入和一体化调度机制,“数链”即推动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的数据流通与治理,打造数字供应链,“数脑”强调深化数据与各领域的协同创新,打造智能应用开放平台,“数盾”指强化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能力。而“数网”和“数纽”作为基础设施,是整个体系的资源底座,因此是现阶段发展的重点。

  从全球视角来看,数据量增长与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增长总体相关。以5G、AI为代表的新数字技术赋能端到端“数据旅程”,推高计算存储需求,因此数据量长期增长带动全球数据中心市场持续增长。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东数西算”的巨大影响,将催生产业发生一系列变化。

  需求之变:短期内需求提前释放,长期市场理性趋稳

  一方面,“东数西算”带来的政策激励、供需均衡、技术发展推动数据中心需求短期内提前释放。另一方面,严苛的指标要求确保市场长期理性趋稳。按照全国一体化数据中心建设要求,东部数据中心集群平均PUE值小于1.25,西部则小于1.2,同时数据中心平均上架率不低于65%,严苛的政策要求将在一定程度上冲减投资泡沫。因此,预计我国数据市场会迈入新拐点,未来市场增速维持在20%左右。

  格局之变:全国数据中心形成“集群集中、东西均衡、群城两级”的新格局

  “东数西算”促使国内数据中心资源格局变化呈现集群化、东西均衡、群城两级态势,要求全国一盘棋统筹考虑、合理布局、均衡供需。一是集群化。“东数西算”推动全国数据中心布局由热点集中转向集群集中。政策明确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以及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8地布局国家枢纽节点,发展10大数据中心集群,规划集群建设规模,明确起步区,引导数据中心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二是东西均衡。我国现阶段东西部数据中心规模比例约为7∶3,以东部为主;计划到“十四五”期末我国东西部数据中心规模比例达到6∶4,东西部算力生态分布趋于均衡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三是群城两级。政策引导超大型、大型数据中心集聚发展,以数据中心集群重点支持对海量规模数据的集中处理;在城市内加快现有数据中心改造升级,支持发展高性能、边缘数据中心,优先满足实时性要求高的业务需求,集群﹢城市数据中心多层次资源布局,满足多样算力需求。

  投资之变:起步区为投资热点,其他区域把握机遇,争取更多资源空间

  2022年9月,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起步区新开工数据中心项目达到60余个,项目总投资超过4000亿元,其中,西部地区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6倍,数据中心占比稳步提高。基于明确的重大项目统计,“东数西算”投资主体以电信运营商、云服务商投资占比较大。现阶段投资内容主要以通信网络、数据中心及服务器等投资为主,也包含部分平台的投资。

  枢纽节点集群外限制建设大型数据中心,其他区域抓政策“空档”,加快布局超大型/大型数据中心。如河南提出落实河南新基建工程,某重大项目投资约34亿元;山东提出落实工业互联网分节点建设,规划千亩数据中心产业园;福建提出落实《2022年数字福建工作要点》,在莆田投资30亿元建设云计算中心等,争取更多资源空间。

  产业链之变:重构产业链上下游格局,驱动新材料、新能源转型发展

  “东数西算”下数据中心内涵由传统的IT设备托管服务场所转为以云化需求承载为核心的高质量数字经济基础设施,上游设备供应商、中游IDC服务商、下游终端客户均深入参与市场并受政策影响。其中,上游设备供应商国产份额加大、相关多元化加快;中游IDC服务商社会资本更活跃、绿电资源受关注、新玩家不断涌现,且跨界资本方和大客户主动性更强。

  除此之外,从产业链外延来看,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推动新材料、新能源发展。“东数西算”推动以新材料应对技术壁垒。最新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原材料、关键零部件等供给保障;宁夏节点响应要求,提出推动新材料向高纯度、高强度、高精度、高性能方向发展,到2025年,新材料产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以新能源驱动低碳转型。最新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耗指标,宁夏节点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将清洁能源列入九个重点产业之一,打造特色光伏产业生态。

  “以变应变”,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总而言之,“东数西算”为全国数据中心市场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也引领全国算力及关联市场转型发展。企业层面一方面要抓住机遇期,聚焦重点区域,更灵活更及时地获取能耗土地等稀缺资源,快速弥补供给短板;另一方面需做好数据中心业务的转型升级,打造高质量绿色数据中心,强化运营能力。只有“资源和转型”两手抓,IDC服务商才能在新的竞争格局下找到出路,稳健行走在产业的大道上。政府层面而言,对于枢纽节点内省市政府需加强统筹:从枢纽和东西联动视角规划布局全省算力,建立跨部门、跨省、跨区域的协作工作机制,开放面向IDC产业链、配对省市等的算力产业合作,整合全要素资源。对于其他区域省市政府需抓住窗口期:明确全省算力发展定位,打造省级层面的多样化算力层次布局,优化全省算力结构。(赵欣)

[ 责编:赵宇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如何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好在哪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伟大斗争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这是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和青春密码,是我们赢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2022-10-18 09:48
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发展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导向,这样就能很好地衔接起“共同”和“富裕”的关系。
2022-10-12 10:2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