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疫情风暴中一直在岗的“雷锋医生”
首页> 党建频道> 综合报道 > 正文

疫情风暴中一直在岗的“雷锋医生”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3-02-02 17:12

  2023年是雷锋同志逝世60周年。

  在江苏省南京市儿童医院急诊医学科(重症医学科)观察室内,一张特殊的排班表引人注目——表上第五位值班医生的姓名栏写着“雷锋”。

  从2022年12月中旬起,急诊观察室的值班医生人手告急。而观察室的床位从未空过,“雷锋医生”出现了。

  该科室副主任医师毛春婷表示,这位“雷锋医生”其实没有固定的人员安排,“谁在,谁就顶上!”

  “谁都可以成为雷锋,只要身体恢复健康,我们就会顶上这个班。”科内很多医生在退烧后,很快回到了工作岗位,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他(她)们成了“雷锋医生”,“连轴转”顶了班。

  毛春婷说,雷锋“心里永远装着别人,唯独没有他自己”。这与医护人员救死扶伤的精神有共同之处,学习雷锋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我们得赶紧顶上!”

  春节前,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来到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以下简称“感染科”),住院病房内年味浓浓。喜庆的窗花、精致的灯笼、红色的福字被贴在护士站等处……

  1984年出生的山东姑娘孟慧是该科室的护士长。自2007年进入医院起,孟慧先后在ICU、感染科等科室工作。与孩子接触,她最直观的感受是:“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小天使”。

  护士站的角落里放着两把大电扇。2022年12月,孟慧与同事在工作时都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成为一位位“大白”,但是衣服又厚又闷。4个小时过后,孟慧更换防护服时都能从衣物上拧出大把汗水。

  当时,南京潮湿、阴冷。但在感染科内,却是另一番景象。孟慧感觉,忙起来事情太多。她也忘了是谁从家里抱来这两架大风扇。冬日里,风扇开启,孟慧才能感觉到一丝清凉。

  2022年12月14日,“疫情海啸”扑面而来。那天,南京市儿童医院感染科收治了100多位病人。而一天后,这个数字就翻了一番。“一直到12月18日,数字每天都在翻番,最高达到800多人。”孟慧回忆说。

  彼时的感染科内,出现热性惊厥、喉炎、肺炎的孩子不在少数。家长们大多抱着被毯子、被子等厚厚裹起的孩子在候诊区内焦急等待。面对人群的不安、焦急,对于未知的恐慌,孟慧能做的就是让这些家长、患病的孩子尽快见到医生。

  “大家不要慌!出现发热的孩子不能用被子裹住!”常年在ICU、感染科“战斗”的孟慧不时地提醒家长。

  每当看到面色潮红、呼吸急促、甚至已经出现抽筋等症状的孩子时,孟慧总会安排他们优先接受问诊、治疗。

  连续10余天加班已成为疫情感染高峰中的常态。在这样的高强度工作中,孟慧的身体也开始出现发热等症状。退烧之后,孟慧没有耽搁。她带着嘶哑的嗓音,立即返回岗位。

  28岁的南京姑娘刘琦是感染科的护师。“发烧一位、下一位顶上”是她对于疫情高峰来临时的直观感受。8点至17点30分、17点30分至凌晨1点、凌晨1点至8点……那段时间里,刘琦默默地记下所有同事的排班时间表:“万一有谁发烧了,我们得赶紧顶上!”

  “大”与“小”的博弈

  诊室内,45岁的张琴同样面临着巨大压力。她是该院急诊医学科(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2022年12月以来,她与孟慧等医护人员“跨科室”结成“对子”,救治病人。

  在工作中,她感受到的是“大”与“小”的博弈。最初,被放大的是疫情。在疫情感染高峰前,张琴所在的科室一天最多接诊80名患病儿童。这个数字在疫情来临后扩大了10倍。

  应对“疫情风暴”,这支由呼吸科、重症医学科、感染科等组成的医生团队最初只有6人。接诊量最高时,张琴一天接诊过上百个病人。

  在“疫情风暴”前,张琴就摸准了疫情的“脉门”。在张琴看来,由于营养充足、照护得当,相较于成人,儿童感染后的症状较轻,主要以发热为主。

  前期,张琴主要应对部分患儿出现热性惊厥的情况。热性惊厥,俗称热惊,一般是儿童体温过高时出现惊厥发作等症状。

  浑身抽搐的儿童无法正常喝药。因此,止惊药大多是以灌肠的方式在患儿肛门处给药。“先住院,观察一晚上,如果没事的话,基本就可以出院了。”惊心动魄的抢救后,张琴面对患者,又恢复处变不惊的淡定。

  一段时间后,热性惊厥的情况几乎销声匿迹。少数儿童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肺炎、喉炎等症状。张琴会根据病情收治这些患病儿童。感染科的35张床位从未空过。

  “家长非常焦虑,病人又多。问诊时间长,家长们就容易焦躁不安。”张琴说。因此,有限的医护人员尽可能压缩休息时间,不间断地进行问诊。

  那时候,他们每天中午也只有半个小时的吃饭时间。在饭桌上,她已没有力气再开口说话,只是大口大口吃饭,吃完尽快赶去诊室。

  对于每位病人,张琴都会耐心科普医学知识,并安抚他们的情绪。在张琴看来,医生需要尊重科学,对于患儿更需要温情的呵护。

  在这场“大”与“小”的博弈中,形势渐渐开始逆转。不断有医护人员加入张琴等人的团队。“一天晚上,一下就来了20多名护士。”原本感染科只有3个诊室,为应对病患激增的情况,增加到5个诊室。最终,一支由10余位医生、30多名护士组成的团队成为医院抗击“疫情风暴”的最前线人员。

  那段时间里,“阳了的”医生出现发烧症状都会感到羞愧。呼吸科医生黄霞身材瘦小。感染后,她出现发烧症状。请假时,她再三向张琴表达歉意,认为自己“拖累接诊的效率”。

  每当出现这些情况时,张琴总会安慰同事:“放心吧,还有我们呢!”每当退烧后,他们总会第一时间出现。医生赵劭懂刚刚恢复,全身都没有力气,换班时,他就在休息室内稍做休息。

  “一有情况,他第一时间就冲出来。”提起这些故事,张琴的眼中闪烁着泪花。

  “我要赶快好起来”

  在感染科的住院部内,8岁的江江(化名)因为肺炎住院了。对他来说,住院生活最初意味着“从早到晚输液”。那个时候,江江每天都要输4瓶液体。

  输液、打针时,孩子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恐惧。而江江战胜恐惧的勇气来自每次打完针,孟慧总会给他发一枚贴画。贴画有笑脸、卡通人物等多种形状。

  “孩子的满足感就是这么简单。”孟慧说。比起活泼好动的江江,小伟显然更害怕打针。此时,孟慧还会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小奖状,在奖状上认真写下小伟的名字,并授予他“战胜病魔小勇士”称号。

  江江说,他要通过努力锻炼,将来成为一名特种兵。小伟说要把孟慧为他颁发的奖状整理起来,给同学朋友看看他的“光荣战绩”。

  病区内,孟慧与同事为孩子们专门留出一片“心愿墙”。长长的墙上,留着几十个孩子的“小愿望”。他们的愿望都非常单纯。“我希望早一点见到同学和老师”“我希望爸爸多陪陪我”……在心愿墙上,还有孟慧与全体医护人员的心愿。

  他们这样写道:“希望小朋友们早日康复!”(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 实习生 尤强)

[ 责编:赵宇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如何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好在哪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伟大斗争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这是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和青春密码,是我们赢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2022-10-18 09:48
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发展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导向,这样就能很好地衔接起“共同”和“富裕”的关系。
2022-10-12 10:2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