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2023年是雷锋同志逝世60周年。
在江苏省南京市儿童医院急诊医学科(重症医学科)观察室内,一张特殊的排班表引人注目——表上第五位值班医生的姓名栏写着“雷锋”。
从2022年12月中旬起,急诊观察室的值班医生人手告急。而观察室的床位从未空过,“雷锋医生”出现了。
该科室副主任医师毛春婷表示,这位“雷锋医生”其实没有固定的人员安排,“谁在,谁就顶上!”
“谁都可以成为雷锋,只要身体恢复健康,我们就会顶上这个班。”科内很多医生在退烧后,很快回到了工作岗位,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他(她)们成了“雷锋医生”,“连轴转”顶了班。
毛春婷说,雷锋“心里永远装着别人,唯独没有他自己”。这与医护人员救死扶伤的精神有共同之处,学习雷锋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我们得赶紧顶上!”
春节前,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来到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以下简称“感染科”),住院病房内年味浓浓。喜庆的窗花、精致的灯笼、红色的福字被贴在护士站等处……
1984年出生的山东姑娘孟慧是该科室的护士长。自2007年进入医院起,孟慧先后在ICU、感染科等科室工作。与孩子接触,她最直观的感受是:“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小天使”。
护士站的角落里放着两把大电扇。2022年12月,孟慧与同事在工作时都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成为一位位“大白”,但是衣服又厚又闷。4个小时过后,孟慧更换防护服时都能从衣物上拧出大把汗水。
当时,南京潮湿、阴冷。但在感染科内,却是另一番景象。孟慧感觉,忙起来事情太多。她也忘了是谁从家里抱来这两架大风扇。冬日里,风扇开启,孟慧才能感觉到一丝清凉。
2022年12月14日,“疫情海啸”扑面而来。那天,南京市儿童医院感染科收治了100多位病人。而一天后,这个数字就翻了一番。“一直到12月18日,数字每天都在翻番,最高达到800多人。”孟慧回忆说。
彼时的感染科内,出现热性惊厥、喉炎、肺炎的孩子不在少数。家长们大多抱着被毯子、被子等厚厚裹起的孩子在候诊区内焦急等待。面对人群的不安、焦急,对于未知的恐慌,孟慧能做的就是让这些家长、患病的孩子尽快见到医生。
“大家不要慌!出现发热的孩子不能用被子裹住!”常年在ICU、感染科“战斗”的孟慧不时地提醒家长。
每当看到面色潮红、呼吸急促、甚至已经出现抽筋等症状的孩子时,孟慧总会安排他们优先接受问诊、治疗。
连续10余天加班已成为疫情感染高峰中的常态。在这样的高强度工作中,孟慧的身体也开始出现发热等症状。退烧之后,孟慧没有耽搁。她带着嘶哑的嗓音,立即返回岗位。
28岁的南京姑娘刘琦是感染科的护师。“发烧一位、下一位顶上”是她对于疫情高峰来临时的直观感受。8点至17点30分、17点30分至凌晨1点、凌晨1点至8点……那段时间里,刘琦默默地记下所有同事的排班时间表:“万一有谁发烧了,我们得赶紧顶上!”
“大”与“小”的博弈
诊室内,45岁的张琴同样面临着巨大压力。她是该院急诊医学科(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2022年12月以来,她与孟慧等医护人员“跨科室”结成“对子”,救治病人。
在工作中,她感受到的是“大”与“小”的博弈。最初,被放大的是疫情。在疫情感染高峰前,张琴所在的科室一天最多接诊80名患病儿童。这个数字在疫情来临后扩大了10倍。
应对“疫情风暴”,这支由呼吸科、重症医学科、感染科等组成的医生团队最初只有6人。接诊量最高时,张琴一天接诊过上百个病人。
在“疫情风暴”前,张琴就摸准了疫情的“脉门”。在张琴看来,由于营养充足、照护得当,相较于成人,儿童感染后的症状较轻,主要以发热为主。
前期,张琴主要应对部分患儿出现热性惊厥的情况。热性惊厥,俗称热惊,一般是儿童体温过高时出现惊厥发作等症状。
浑身抽搐的儿童无法正常喝药。因此,止惊药大多是以灌肠的方式在患儿肛门处给药。“先住院,观察一晚上,如果没事的话,基本就可以出院了。”惊心动魄的抢救后,张琴面对患者,又恢复处变不惊的淡定。
一段时间后,热性惊厥的情况几乎销声匿迹。少数儿童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肺炎、喉炎等症状。张琴会根据病情收治这些患病儿童。感染科的35张床位从未空过。
“家长非常焦虑,病人又多。问诊时间长,家长们就容易焦躁不安。”张琴说。因此,有限的医护人员尽可能压缩休息时间,不间断地进行问诊。
那时候,他们每天中午也只有半个小时的吃饭时间。在饭桌上,她已没有力气再开口说话,只是大口大口吃饭,吃完尽快赶去诊室。
对于每位病人,张琴都会耐心科普医学知识,并安抚他们的情绪。在张琴看来,医生需要尊重科学,对于患儿更需要温情的呵护。
在这场“大”与“小”的博弈中,形势渐渐开始逆转。不断有医护人员加入张琴等人的团队。“一天晚上,一下就来了20多名护士。”原本感染科只有3个诊室,为应对病患激增的情况,增加到5个诊室。最终,一支由10余位医生、30多名护士组成的团队成为医院抗击“疫情风暴”的最前线人员。
那段时间里,“阳了的”医生出现发烧症状都会感到羞愧。呼吸科医生黄霞身材瘦小。感染后,她出现发烧症状。请假时,她再三向张琴表达歉意,认为自己“拖累接诊的效率”。
每当出现这些情况时,张琴总会安慰同事:“放心吧,还有我们呢!”每当退烧后,他们总会第一时间出现。医生赵劭懂刚刚恢复,全身都没有力气,换班时,他就在休息室内稍做休息。
“一有情况,他第一时间就冲出来。”提起这些故事,张琴的眼中闪烁着泪花。
“我要赶快好起来”
在感染科的住院部内,8岁的江江(化名)因为肺炎住院了。对他来说,住院生活最初意味着“从早到晚输液”。那个时候,江江每天都要输4瓶液体。
输液、打针时,孩子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恐惧。而江江战胜恐惧的勇气来自每次打完针,孟慧总会给他发一枚贴画。贴画有笑脸、卡通人物等多种形状。
“孩子的满足感就是这么简单。”孟慧说。比起活泼好动的江江,小伟显然更害怕打针。此时,孟慧还会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小奖状,在奖状上认真写下小伟的名字,并授予他“战胜病魔小勇士”称号。
江江说,他要通过努力锻炼,将来成为一名特种兵。小伟说要把孟慧为他颁发的奖状整理起来,给同学朋友看看他的“光荣战绩”。
病区内,孟慧与同事为孩子们专门留出一片“心愿墙”。长长的墙上,留着几十个孩子的“小愿望”。他们的愿望都非常单纯。“我希望早一点见到同学和老师”“我希望爸爸多陪陪我”……在心愿墙上,还有孟慧与全体医护人员的心愿。
他们这样写道:“希望小朋友们早日康复!”(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 实习生 尤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