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青岛理工大学:新春佳节“窗口期” 暖心服务促就业
首页> 党建频道> 党建动态> 高校党建 > 正文

青岛理工大学:新春佳节“窗口期” 暖心服务促就业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2023-02-01 15:45

  日前,一份“新春大礼”让青岛理工大学财务管理专业2023届学生王帅激动不已,迫不及待地把这个好消息第一时间分享给就业辅导员薛诚:“接到中信证券聘任通知了!感谢老师连日来的暖心‘助攻’,应聘到心仪的岗位了。”

  作为一名大四学生,王帅放假回家后,家人及朋友最关心的就是“毕业后到哪工作”。面对学生的就业问题,青岛理工大学提出寒假“全方位、不断线”就业指导与服务“不放假”。王帅感受到了学校对毕业生的关心关爱:“尽管是假期,基本上学校、学院每天都有‘空中双选会’,岗位与学科专业匹配度高、针对性强。还有班主任、就业助理员教师24小时不间断线上回应指导、一对一模拟面试培训,让我们每名学生求职更有底气和自信。”

  放寒假了,9671名2023届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全校放不下的牵挂。青岛理工大学学生工作处处长焦红良表示,全校积极用好新春佳节“窗口期”,以信息化为抓手,在就业工作强化服务、精准施策、重点帮扶“一对一”上下功夫,助力毕业生就业圆梦。

  据了解,连日来,青岛理工大学通过线上宣讲会、视频双选会、毕业生自我推介、直播荐才,采取一系列“暖心行动”悄然融解着就业“寒冰”。半个月以来,该校利用智慧就业平台、“青理就业”微信公众号、QQ群等进行分类按需推送,织密就业信息矩阵,提供求职招聘服务。“现在已有1123家企业线上参与,涉及岗位数4390个、简历投递4852次。”青岛理工大学就业指导中心教师刘欣然打开“互联网+”就业服务平台,向记者介绍:“这些数据每天都在更新。”

  “有工作就有了希望。”理学院物理193班学生小仲签约国泰新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后露出笑容。近年小仲家庭突遭变故,经济上比较困难,是学业导师、就业辅导员及企业驻校辅导员的“组团”一对一指导,帮他解决了自己和全家的“头等大事”。“安心照顾父亲,迎接新的明天。”小仲在短信里写下自己的新春心愿。

  在采访中,记者感受到,青岛理工大学落实就业工作已成为“一把手”工程,形成了“党政领导、教职员工、广大校友,各尽其责、一体联动”的立体网格化就业服务格局,针对重点群体学生建立帮扶“一对一”台账,提供靶向服务,巩固拓展校地合作、校产合作、校企合作,全力推动学生满意就业。

  腊月二十,拿到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录用通知的信玉婕满心欢喜。信玉婕是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毕业生,因病发烧影响了考研发挥,一度十分失落。学业导师冯超和辅导员左安原在线上走访时,敏锐发现了她的情绪波动,引导帮助她转变观念、迅速行动、成功签约。

  青岛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李国华告诉记者,为抢抓春季招聘“黄金先机”,学校通过“屏对屏”线上家访、邀请家长参加“云端访企”等形式,访学子、访家长,“一类一案”“一人一档”“一生一策”,明确每名学生的就业状态、学历专业、求职意向、服务需求。

  据介绍,连日来,该校在走访中发现,考研成绩出来之前的这段时间,有些学生会产生新的就业意向,应及时开展双向对接,抢抓节点及早提供就业岗位;有些学生产生了“缓就业”“慢就业”等心态,应结合实际给予关注提醒。为此,学校就业工作群里,“集体备课”“集中研判”成为常态,群策群力解难题,惠及更多毕业生。

  李国华表示,学校把就业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好,贯穿教育教学全程、融入人才培养大局,打通就业育人“最后一公里”,全力肩负起社会责任、践行大学初心使命。(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 记者 孙军 特约通讯员 刘心芝)

[ 责编:赵宇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如何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好在哪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伟大斗争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这是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和青春密码,是我们赢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2022-10-18 09:48
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发展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导向,这样就能很好地衔接起“共同”和“富裕”的关系。
2022-10-12 10:2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