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首页> 党建频道> 评论解读 > 正文

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023-01-13 15:00

  作者:尹健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直至真正化风成俗,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要继续纠治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把握作风建设地区性、行业性、阶段性特点,抓住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问题深化整治,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要把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作为作风建设的重点任务,研究针对性举措,科学精准靶向整治,动真碰硬、务求实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的历史担当和顽强的意志品质,直面党内存在的种种问题和积弊,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一场激浊扬清的作风之变由此开启。经过不懈努力,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为之一新,八项规定已成为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的“金色名片”,人民群众交口称赞“八项规定改变中国”。同时要清醒看到,“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稍有松懈,就会卷土重来、死灰复燃,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必须坚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在“常”“长”二字上下功夫,经常抓、见常态,持久抓、见长效,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继续纠治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坚决防反弹回潮、防隐形变异、防疲劳厌战。经过持续大力整治,面上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得到有效遏制。但高压态势下,享乐奢靡之风隐形变异、转入地下:有的躲进居民小区、内部食堂等场所吃喝;有的通过物流快递、电子支付等收送钱物;有的通过会议费、培训费等名义虚列开支套取钱款用于吃喝玩乐;有的不吃公款“吃”老板,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或高消费安排,等等。要保持恒心和韧劲,严肃整治损害党的形象、群众反映强烈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对顶风违纪行为露头就打、从严查处,紧盯反复性顽固性、改头换面、隐蔽隐性问题,加大查处问责力度,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紧盯时间节点,密切关注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新动向新表现,找出可能反弹的风险点,继续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坚决防止回潮复燃。

  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党的二十大擘画了我国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将目标转化为现实,需要党员干部振奋精神、锤炼作风。当前,一些党员干部缺乏担当精神,斗争本领不强,实干精神不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仍较突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阻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大敌,必须重点纠治。要紧盯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不担当、不用力,对政策举措和工作部署片面理解、机械执行、野蛮操作,玩忽职守不作为,任性用权乱作为,权力观异化、政绩观扭曲、事业观偏差等问题,深挖根源、找准症结,精准纠治、增强实效。

  坚持纠“四风”树新风并举,抓出自觉、形成习惯,真正化风成俗。在驰而不息纠“四风”的同时,把树新风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以纠“四风”的新成效筑牢树新风的前提和基础,以树新风不断巩固和深化作风建设成果。作风问题根本上是党性问题,要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记“三个务必”,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促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深入调查研究,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坚持一体推进“三不腐”理念,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提升作风建设治理效能,让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新风正气不断充盈。(尹健)

[ 责编:赵宇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 深刻认识加快推进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性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