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在宁夏,有一群人的“奋斗史”格外动人
首页> 党建频道> 综合报道 > 正文

在宁夏,有一群人的“奋斗史”格外动人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2022-12-09 15:41

  他们中有的行走困难、有的常年卧床、有的常年忍受病痛、有的看不到这明媚的世界,健全的体魄都成了奢望。噩运之下,他们挣扎过、迷茫过,甚至产生过“破罐子破摔”的想法,但最终又在一片狼藉中站了起来,用双手“修补”有缺憾的人生,用奋斗证明自己的价值。

  在宁夏,就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奋斗史”格外动人。

  用双手“编织”美好生活

  从山大沟深的西海固到一马平川的黄河岸边,宁夏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乡的移民群众在新家园开启新生活。在月牙湖手工工坊麻编车间,数十名村民正在参加麻编培训,他们手捏麻线、或勾或编,一件件麻编半成品在他们手中渐渐成形。

  在参与培训的残疾人中,54岁的马有云,身旁放着拐杖,专心致志地编织杯垫。他是这里的“资深学员”。

  作为月牙湖乡较早的一批移民,1995年,马有云一家从西海固的西吉县搬迁到月牙湖乡小塘村。一家人从两米高的矮砖房起步,靠着双手种地、打工,日子一天天好起来。然而2008年,一场车祸让马有云右腿高位截肢、左脚重伤,原本向前的生活被猛然打断。

  “我当时40岁,本来日子就不好过,这一出事更难了。我腿疼不算啥,家里的老小可咋办?住院期间我愁得吃不下饭,两个月下来瘦成了一把骨头。”马有云说,后来自己冷静下来,慢慢接受了现实。

  2019年,月牙湖手工工坊麻编车间开班,马有云听说后便报名参加。他说:“我不想‘躺平’,但缺少机会。我腿不行,但手和眼睛好着,还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儿。”

  在麻编学员中,马有云是能勾会编的“全能型”人才。他笑着说:“农忙时麻编收入少一些,农闲时则多一些,无论挣多挣少,我一直在努力。”

  给灰白人生“添色彩”

  25岁是拥有无限可能的年纪,但彭程在本该振翅高飞的岁月,却遭到了命运沉重一击。

  大学毕业后,学习动漫设计与制作的彭程选择到大城市工作,成为一名视频制作软件培训师。2010年,彭程回到家乡银川,进入一家影视公司,工作稳定收入尚佳,还与交往多年的女朋友互相见了家长。

  在一切向好的人生关口,命运却和彭程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

  2014年,彭程因突发脑出血导致左半边身体偏瘫,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深感无助:“在医院时,我看到一些跟我一样的病人躺在床上下不来,慢慢肌肉萎缩,最后丧失行动能力。我当时就想,这难道就是我以后的生活吗?”

  彭程的人生节奏也被彻底打乱:因病辞职,刚刚起步的事业被迫中断;与女朋友和平分手,4年多的感情画上休止符,“我这个样子,不能耽误人家”。

  为了照顾他,母亲只能全天在家陪护。看病、康复治疗开销巨大,一家人不堪重负,最终不得不将之前为彭程准备的婚房卖掉。

  对彭程来说,25岁以前的生活是彩色的,25岁以后的日子则是在灰白中度过。但生活总要继续,在积极配合治疗、开展康复训练的同时,彭程尽可能为黯淡的生活增添“色彩”。

  随着身体逐渐好转,彭程在家捡起了老本行,成为一名视频后期包装师。“以前在工作中积累了一些客户,他们把拍摄好的素材发给我,我在家就可以完成后期制作和包装工作。我也会通过同学同事介绍或网络获得订单。”彭程说。

  彭程的生意还不错。“平均每个月能有2000元收入,足够我的日常开销。更重要的是,这份工作能让我发挥所长,看到自己还有价值。”

  “互助”的残疾夫妻

  初次见到米云云,她骑着一辆挂着塑料帘子的电动三轮车,车前“理发5元”的纸牌格外醒目。

  跟着电三轮在小巷子里三拐两拐,便看到了米云云和丈夫开的理发店,米云云不好意思地说:“理发店位置偏,主要靠老顾客,店里人少时,我们会骑着电动车出来碰碰运气。”

  在宁夏银川市西夏区燕宝社区开理发店的米云云夫妻俩都是残疾人:米云云小时候因火灾落下残疾,后来右腿高位截肢,戴上了假肢;丈夫余如波本就双侧股骨头坏死,6年前确诊患有强直性脊柱炎,更让他行动不便,连穿衣都困难。

  每天早上,米云云帮丈夫穿袜子,丈夫则帮她的假肢穿鞋,生活的苦难让两人成为患难与共的“互助”夫妻。

  这间面积不大、装修简单的理发店看着不起眼,却是米云云夫妻在城市安身立命的根本。2013年,婚后第二年,夫妻二人便从宁夏盐池县农村老家来到银川市,伴随着儿子壮壮的出生,生活慢慢有了起色。然而,2016年余如波被确诊患有强直性脊柱炎,让刚刚好转的生活再次陷入泥潭。为了给丈夫看病,米云云白天在社区工作,晚上到酒店兼职做收银员,即便如此还是欠下了数万元的外债。

  2017年,在社区的帮助下,夫妻俩接手了小区免费提供场地的“互助慈善发屋”,发屋理发只要5元,并且为小区80岁以上老人免费上门理发。

  靠着经营“互助慈善发屋”,余如波夫妻俩还完了债,孩子也在银川市上了小学。去年,因燕宝社区装修,社区老顾客张罗着给他们找店面。因要支付房租、水电费,理发店经营成本陡增,“每天啥也不干都要支出27元”,为了对冲开支,夫妻俩在生意冷淡时,还要到街边人群密集处摆摊理发。

  尽管经营压力变大,余如波仍然把“互助慈善理发屋”的牌子挂在新店里,原先的优惠政策保持不变。余如波说:“我们一家住着廉租房、有低保,邻里街坊还这么照顾我们,我们只能用自己的劳动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选择脚下的路

  38岁的盲人黄小宝来自农村,他靠着自己的按摩技艺,把按摩店越做越大,还在城里安了家,把原本黯淡无光的生活过得丰盈充实。

  对于黄小宝而言,最痛苦的不是生来看不见,而是自己的世界慢慢变暗。

  “我小时候能模糊看到东西,还上了3年学,到了十三四岁时就彻底看不见了。眼睛看不见让活动范围变小,加上内心自卑不愿与他人交往,我天天把自己关在家里,经常感到茫然无力,整个人都走不出去。”黄小宝说,那些年,他最好的朋友是一台收音机,也正是通过收音机,他知道了很多外面的事情。

  随着年龄增长,黄小宝意识到在家里待下去不是办法。通过残联举办的培训班,黄小宝发现盲人按摩或许是条出路。随后,他上中专学习推拿技术,当时他已经25岁。

  在做足功课以后,2016年,黄小宝和同样有视力残疾的爱人王玉凤在银川市办起了按摩“夫妻店”,从两张按摩床起步,6年间实现了“三连跳”。如今,黄小宝装修一新的盲人按摩店有130多平方米,11名盲人按摩师。

  “我学习按摩最终的梦想是要有自己的事业。这些年残联等对我们支持力度很大,现在店里的生意稳中有进,也不断有新的盲人按摩师加入。我对自己的基本要求是,在我这里工作的按摩师要比在其他地方收入高、心情好,带着大家一起往前走。”黄小宝说。

  在按摩店,黄小宝行动没有任何障碍,还能用读屏软件使用手机和电脑。黄小宝希望大家忘掉他是个盲人,他说:“我们选择不了自己的身体,但可以选择脚下的路,同样可以通过努力,让人生变得丰富多彩。”(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许晋豫、苏醒)

[ 责编:赵宇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提高粮食生产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 如何理解货币政策的“适度宽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