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党建频道> 党史博览 > 正文

一张名片背后的故事

来源:解放军报2022-11-14 17:43

一张名片背后的故事

  八路军驻甘办事处中共中央代表谢觉哉介绍进步青年王欧村赴陕的名片。

  资料图片

  在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的展厅里,陈列着一件国家一级革命文物。它是八路军驻甘办事处中共中央代表谢觉哉(别号觉斋)介绍进步青年王欧村赴陕的名片,写于1943年4月21日。这张名片是八路军驻甘办事处输送进步青年到延安参加革命的有力见证。

  名片正面用印刷体写着“谢觉斋”三个大字,空白处是谢觉哉亲笔书写的:“西安七贤庄十一号十八集团军驻陕办事处 林伯渠先生道安”。名片背面手书:“王鸥邨(村) 秦安人 中学毕业 愿赴陕公或抗大受训特介绍前来请转介前去四月二十一”。

  这张名片背后的故事要从八路军驻甘办事处的建立说起。1937年5月9日,借助“西安事变”后的有利形势,张文彬、彭加伦一行七人来到兰州,筹建“红军联络处”,对外称“彭公馆”。7月29日,谢觉哉以中共中央代表的身份抵达兰州。8月25日,中国工农红军正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兰州红军联络处”也于即日改为“八路军驻甘办事处”。

  八路军驻甘办事处成立后,全体工作人员团结一致,共同战斗,克服各种艰难困苦,围绕中共中央提出的“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这一中心任务,认真执行中共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积极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营救了一批被俘和失散的西路军人员;热情接待过往人员,及时转送抗战物资,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在这期间,中共中央代表谢觉哉带领全体人员利用各种机会,对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年进行宣传教育工作。在当地出版的报刊上,他们针对抗战形势及国民党的错误政策,发表了大量切中时弊的文章,对于宣传动员群众积极参加抗日活动、揭露批评国民党当局的丑恶嘴脸,起了很大作用。

  据统计,八路军驻甘办事处先后选送了5批300余人赴延安抗大、陕北公学学习。杨静仁、乔映淮、王欧村等一大批进步青年从这里走上了去延安的道路。王欧村是抗日名将、共产党员吉鸿昌将军的秘书。他思想进步,深受将军的器重与信任,被任命为第30师军需处少校主任。

  1934年11月9日,吉鸿昌不幸被国民党特务逮捕。敌人在抄家时发现了王欧村为将军起草的文稿,他随即被列入通缉黑名单。此后,王欧村辗转来到张家口,积极参加救护伤员等工作,后因病回家调养。养病期间,他仍投身抗日工作,想尽一切办法联络各方的抗日部队。

  之后,王欧村来到兰州,与八路军驻甘办事处取得联系。谢觉哉亲笔写了介绍他赴延安的名片。王欧村持此名片赶赴西安找林伯渠。时逢林伯渠外出,一时未能联络上。此时,王欧村病情急剧恶化,遂返回家乡养病,于1943年11月病逝。

  如今,这张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理想和追求的名片,陈列在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展厅里,接受着游人的注目与敬仰。它静静地诉说着:在那个向往光明、向往革命的年代,进步青年在八路军驻甘办事处的引导下,为了民族解放和家国振兴迈向心中的革命圣地……(潘洁)

[ 责编:赵宇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 深刻认识加快推进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性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