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韦岗战斗:新四军出动江南的第一战
首页> 党建频道> 党史博览 > 正文

韦岗战斗:新四军出动江南的第一战

来源:学习时报2022-11-10 15:57

  韦岗战斗,是粟裕为完成中共中央赋予的战略侦察任务,率领新四军先遣支队在镇江西南韦岗打的一场伏击战。这次战斗,不仅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而且打出了新四军的赫赫威名,更极大地鼓舞了江南人民团结起来抗日的热情和信心,为在华中地区长期坚持抗战、争取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江南沦陷,新四军诞生

  自20世纪30年代起,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入侵中国,先后发动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攻占热河、进犯绥远等地。直到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京西南制造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意味着向中国发动全面侵略战争开始。8月13日,又以虹桥事件为由,在上海发起挑衅,向中国军队发起进攻,淞沪会战爆发。国民政府立即派第9集团军进行反击,并成立第3战区负责上海及其周边地区的对日作战。

  与此同时,日军将侵华战争的重要进攻方向从华北转向上海方面,并不断向上海地区增派兵力,很快对上海国民党守军形成合围。战局急转直下,国民政府下令全线官兵撤退,上海失守。淞沪会战结束后,日军继续向苏州、无锡、南京等地发起进攻,国民党军在混乱中组织防守。不久,防线先后被突破,江南战略要地相继沦陷,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

  在共产党的多次呼吁和努力下,国共两党达成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经两党谈判协商,将在江西、福建、浙江、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南方8省14个地区坚持游击战争的中国工农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于是,继八路军成立并出师抗日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另一支抗日劲旅——新四军,也在全国抗日的高潮中光荣诞生。

  挺进敌后,战略侦察

  新四军组建后,中共中央根据当时的形势,要求其抓紧有利时机,深入敌人后方,广泛开展游击斗争,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1938年2月15日,毛泽东致电新四军,指出:“目前最有利于发展地区,还在江苏境内的茅山山脉,即以溧阳、溧水地区为中心,向着南京、镇江、丹阳、金坛、宜兴、长兴、广德线上之敌作战,必能建立根据地,扩大四军基础。”据此,新四军各支队陆续向华中敌后和抗日前线开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新四军主力在皖南岩寺集结完毕后,一边加紧整训部队,一边研究如何向敌后展开。毕竟,对于刚从南方各个游击区下山来的新四军来说,到江南敌后去作战,面临的作战对象、作战地形、作战环境都发生很大的变化。为摸清敌后情况,新四军军部决定在主力部队出发前,先派出一支先遣支队到江南一带进行战略侦察,同时宣传党的抗日救国纲领,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

  随后,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叶挺、项英从第1、第2、第3支队各抽调部分团以下干部和各支队侦察连组成先遣支队,任命粟裕担任司令员兼政委,先期挺进江南敌后,执行战略侦察任务。4月28日,先遣支队400余人,在粟裕的率领下从岩寺潜口启程,越过宣(城)芜(湖)铁路日军封锁线,于5月中旬进入长江以南敌后,开始进行战略侦察,搜集日军情报,调查江南沦陷后的社会情况,为主力部队进入江南敌后做充分准备。

  精心部署,伏击日军

  粟裕率领新四军先遣支队在江南执行侦察任务时发现,江南人民需要一场胜仗来激发抗日热情,坚定胜利信心;新四军将士更需要一场胜仗来显示战斗威力,狠杀日军气焰。于是,只要他一有时间就对着地图琢磨:新四军进入江南敌后的第一仗应该在哪打、怎么打?

  恰在这时,粟裕接到军部转来国民革命军第3战区命令,要求其3日内完成破坏南京到镇江间铁路的任务,以阻击京、沪之敌。突然,他把目光定在离任务不远的一个地方——韦岗。韦岗位于镇江西南,是一片丘陵和小山地,东侧有高198米的赣船山,西侧有高455米的高骊山,镇(江)句(容)公路从这里蜿蜒通过,是南京到镇江之间的交通要点,也是日军车辆的必经之地。此外,韦岗四周岗峦起伏,树林茂密、道路狭窄,是一个打伏击的理想地方。

  为确保首战必胜,粟裕还派人多次去韦岗一带侦察敌情,并周密部署。新四军先遣支队在下蜀街完成破坏铁路的任务后,6月16日午夜,冒雨从下蜀后山出发,并于次日凌晨到达韦岗以南的赣船山口预定伏击阵地,等待日军汽车运输队的到来。

  英勇杀敌,大获全胜

  17日8时许,日军30余人分乘五辆汽车,由镇江方向大摇大摆驶来。当车队进入伏击圈后,粟裕大喊一声“打!”,我军将士们机枪、步枪、手榴弹一起猛烈向敌人开火。日军惊慌失措,有的钻入车底,有的跌入水沟,有的跳入公路两侧的草丛,仓促应战,负隅顽抗。先遣支队利用有利地形地物占领制高点,对顽抗的日军进行瞰制射击。

  这时,冲锋号响起,粟裕带领将士们冲下山坡,与日军进行厮杀。激战半个小时后,剩余的十几个日军见势不妙,架着伤员,爬上其中一辆汽车,落荒而逃。战斗结束后,我军迅速打扫战场,击毁剩余敌车,收集战利品,满载而归。

  这场战斗,击毙日军少佐土井、大尉梅泽武四郎以下13人,伤日军8人,击毁汽车4辆,缴获长短枪20余支及军用品一部,取得了一次干净利落的胜利。为庆祝韦岗大捷,粟裕当即赋诗一首《韦岗初胜》:“新编第四军,先遣出江南。韦岗斩土井,处女奏凯还。”陈毅接到捷报,也难以抑制心中的喜悦,脱口而出:“抗日旌旗到江南,终夜惊呼敌胆寒,镇江城下初遭遇,脱手斩得小楼兰。”胜利的消息很快传遍大江南北,蒋介石闻讯后,也致电新四军军长叶挺:“所属粟部袭击韦岗,斩获颇多,殊堪嘉尚。”(王祥 张瑞安)

[ 责编:赵宇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把文艺创造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

  • 提升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质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加载更多